迷神引·貶玉溪對江山作

黯黯青山紅日暮,浩浩大江東注。餘霞散綺,向煙波路。使人愁,長安遠,在何處。幾點漁燈小,迷近塢。一片客帆低,傍前浦。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誤。覺阮途窮,歸心阻。斷魂素月,一千裏、傷平楚。怪竹枝歌,聲聲怨,為誰苦。猿鳥一時啼,驚島嶼。燭暗不成眠,聽津鼓。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青山漸漸被暮靄籠罩紅日慢慢向西墜落,浩浩長江奔騰不息洶湧地向東流去。天空中縷縷殘霞就像有花紋的羅綺漸漸散開,回首望去浩淼的煙波掩映著漫漫路途。令人憂愁的是離京城越來越遠逐漸模糊,愁雲慘霧暮靄沉沉中京都究竟藏在何處。幾處閃爍不定的微弱的漁火,使人迷離恍惚不知船塢遠近。一葉船帆漸漸低垂下來,停泊在前麵的江浦。
默默地回想自己的一生,獨自悔恨常常為追求功名所誤。

自己就像阮籍那樣已到窮途末路,而歸隱田園的情趣卻常常受阻。遙望普照千裏楚地的皎皎素月,此刻竟是這樣令人傷感淒楚。怨恨那如泣如訴的竹枝歌啊,為何聲聲愁怨為誰痛苦。淒厲的猿啼悲哀的鳥鳴聲,仿佛驚動了整個島嶼。昏暗的燭光下久久難以入眠,臥聽著津渡邊的聲聲更鼓。

賞析

上闋以景起,氣象雄渾,景物壯闊。接著,前結四個短句是起處寫景的繼續和演化。從人的感情說,開始位立江濱,見青山、紅日、大江,心胸為之開闊,有此壯美之景。後來,隨著江水望去,“長安遠,在何處“,不見長安,隻見漁燈客帆,於是感到“愁”來。上闋處理景、情、意的關係,理路清楚,而運筆有起伏。有襯托,以“長安遠”為中間樞紐,前後時間。

場景,頓生變化,由高遠綺麗轉為低小出寒,反映作者迷茫的心境,而通體不高“對江山”所見,詞筆極為渾成。

創作背景

自紹聖四年起,晁補之被貶到南方監酒稅。遠離帝京的他,戀闕心理在詞創作中多有表現。元符二年(1099),晁補之貶信州監酒稅時寫下《迷神引·貶玉溪對江山作》。

參考資料:
1、昌慶誌.北宋館閣文人詞創作研究:黃山書社,201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