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淮陰作

當年五陵下,結客占春遊。紅纓翠帶,談笑跋馬水西頭。落日經過桃葉,不管插花歸去,小袖挽人留。換酒春壺碧,脫帽醉青樓。
楚雲驚,隴水散,兩漂流。如今憔悴,天涯何處可銷憂。長揖飛鴻舊月,不知今夕煙水,都照幾人愁。有淚看芳草,無路認西州。

標簽: 抒情
譯文及注釋
參考資料:
1、徐州師範學院中文係《簡明中國古典文學辭典》編寫組編. 簡明中國古典文學辭典[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6 ,324.
2、來自吳熊和主編. 唐宋詞精華 上[M].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 2001 ,839-840.
3、謝真元主編. 一生必讀宋詞三百首鑒賞[M].北京:中譯出版社,2007 ,444-445.
賞析

這首詞抒發了作者思念親人、懷戀故國的深情。上片追憶昔日春遊之樂,放縱豪邁;下片訴說今日漂泊之苦,沉鬱頓挫。全篇以樂襯哀,巧於關合,自然流暢,感人肺腑。

起首兩句追憶往昔,筆勢不凡。五陵本是西漢前期五位皇帝的陵墓,地處渭水北岸,距都城長安不遠;當初四周居住著許多豪門大戶,子弟習尚奢縱。後代詩文遂引為典實。此詞借“五陵”以指作者故鄉名城洛陽,意點染奢華豪縱的氣氛,以映襯風流少年的俊爽形象。《樂府詩集》有《結客少年場行》,題解引《樂府廣題》雲:“按結客少年場,言少年時結任俠之客,為遊樂之場,終而無成,故作此曲也。”詞中“結客”二字即從此出。

創作背景

公元1126年年(宋欽宗靖康元)十一月,金兵渡黃河而攻洛陽,原是洛陽人的朱敦儒倉惶南下,加入哀鴻遍野的難民隊伍,與倉惶的鼠聲與淒厲的鶴唳一起,入淮陰(今屬江蘇),避難於此。遙望故土,回想當年情事,又值國破家亡,詞人感慨萬分,在淮陰寫下了這首詞。

參考資料:
1、謝真元主編. 一生必讀宋詞三百首鑒賞[M].北京:中譯出版社,2007 ,444-445.
2、錢仲聯主編. 愛情詞與散曲鑒賞辭典[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