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嚐。
譯文
新婚三天來到廚房,洗手親自作羹湯。
還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讓小姑品嚐。
注釋
三日:古代風俗,新媳婦婚後三日須下廚房做飯菜。
羹:泛指做成濃的菜肴。
“未諳”句:意思是還不熟悉婆婆的口味。諳:熟悉。姑食性:婆婆的口味。
遣:讓。小姑:一作“小娘”。丈夫的妹妹。也稱小姑子。
中唐人以白描敘日常生活,往往曲盡人情。朱慶餘《閨意上張水部》寫洞房花燭夜後的新嫁娘,令人過目不忘;王建《新嫁娘詞》內容如朱詩之續,藝術上亦不相讓。
古時常言新媳婦難當,在於夫婿之上還有公婆。夫婿稱心還不行,還得婆婆順眼,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古代女子過門第三天(俗稱“過三朝”),照例要下廚做菜,這習俗到清代還保持著,《儒林外史》二十七回:“南京的風俗,但凡新媳婦進門,三天就要到廚下去收拾一樣菜,發個利市”。畫眉入時固然重要,拿味合口則更為緊要。所以新媳婦總會有幾分忐忑不安的。
“新媳婦難當”——在舊社會人們普遍有這種看法。但也有些新媳婦在新嫁的處境中找到了辦法,應付了難局,使得事情的發展帶有戲劇性,甚至富有詩趣。像王建這首詩所寫的,就屬於這一類。這也是唐代封建社會禮教控製相對放鬆,婦女們的巧思慧心多少能夠得以表現出來的一種反映。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新婚三天來到廚房,洗手親自作羹湯。
古代女子嫁後的第三天,俗稱“過三朝”,依照習俗搖下廚房做菜。“三日”正見其為“新嫁娘”。“洗手”標誌著第一次用自己的雙手在婆家開始他的勞動,表現新媳婦鄭重其事,力求做得潔淨爽利。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嚐。”詩的後兩句是說,不知婆婆什麽口味,做好先讓小姑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