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五夜

[清代] 袁枚 [简体]

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標簽: 冬天,寫雪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遠處傳來斷斷續續的更鼓聲,忙碌的人們陸續入睡,市井的吵鬧聲慢慢平息下來。
吹燈入睡發現房間更加明亮,原來是月光與白雪交相映照在窗上,使房間顯得更加明亮。

注釋
沉沉:指從遠處傳來的斷斷續續的聲音。
更(gēng)鼓:舊時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晚上派專人巡夜,打鼓報道時刻,叫做“打更”,打更用的鼓叫“更鼓”。
絕:此謂消失。
一天:滿天空。

參考資料:
1、周青雲.曆代詩詞曲精選.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337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公元1777年(幹隆四十二年)袁枚61歲時所作。詩人因“右足忽病瘡”,曾為“望山無時登”,但始終保持“靜處光陰多,閑中著作妙”(《病足》)的自得其樂的心態,這首五絕就是其在這一年最後一個“十五夜”映雪賞月,懷著這種心態所作。

參考資料:
1、陶道恕.古詩探藝.四川:巴蜀書社,2012:434
賞析

這首詩描繪一幅了夜深人靜,但更鼓聲聲,吹燈欲睡,月照雪映,窗更明的幽冷夜景。全詩簡潔曉暢、清新可喜。這首詩形象地寫出了夜之靜,雪之明,表現出詩人孑然一人夜中賞雪景的獨特感受。

“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製造了更深人轉靜的環境氣氛。“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它以“更鼓”、“人聲”的一急一絕,形成對照,更深人靜的過程,借助“沉沉”“漸漸”四疊字便生動形象地傳達出來,使人仿佛聽到夜神走動的腳步聲。它又以兩散行句結束,特意突出後二句雪映月增明的絕妙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