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七首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獨上 一作:獨坐)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裏愁。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雲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穀渾。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烽火台的西邊高高地聳著一座戍樓,黃昏時分,獨坐在戍樓上任憑從湖麵吹來的秋風撩起自己的戰袍。此時又傳來一陣幽怨的羌笛聲,吹奏的是《關山月》的調子,無奈著笛聲更增添了對萬裏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軍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聲,不管怎樣翻新,每每聽到《關山月》的曲調時,總會激起邊關將士久別懷鄉的憂傷之情。紛雜的樂舞與思鄉的愁緒交織在一起,欲理還亂,無盡無休。此時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著長城。

鑒賞

組詩《從軍行七首》是王昌齡采用樂府舊題寫的邊塞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四十三。

【其一】

這首小詩,筆法簡潔而富蘊意,寫法上很有特色。詩人巧妙地處理了敘事與抒情的關係。前三句敘事,描寫環境,采用了層層深入、反複渲染的手法,創造氣氛,為第四句抒情做鋪墊,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顯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點明了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顧蒼茫,隻有這座百尺高樓,這種環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時令正值秋季,涼氣侵人,正是遊子思親、思婦念遠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