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譯文
黃台下種著瓜,瓜成熟的季節,瓜蔓上幾長了很多瓜。
摘去一個瓜可使其他瓜生長得更好。再摘一個瓜就看著少了。
要是摘了三個,可能還會有瓜,但是把所有的瓜都摘掉,隻剩下瓜蔓了。
注釋
黃台:台名,非實指。
離離:形容草木繁茂。
自可:自然可以,還可以。
蔓(màn):蔓生植物的枝莖,木本曰藤,草本曰蔓。
這首詩形式上為樂府民歌,語言自然樸素,寓意也十分淺顯明白。以種瓜摘瓜作比喻,諷諫生母武則天切勿為了政治上的需要而傷殘骨肉,傷害親子。
開始兩句描寫種瓜黃台下,果實累累。詩人者使用“離離”這一疊詞,簡括而又形象鮮明地點染出瓜熟時長長懸掛在藤蔓上的一派豐收景象。接著寫出“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的植物生長的自然規律。一個“好”一個“稀”,言簡意賅,形象鮮明,對比強烈,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生長變化的辯證規律,於輕描淡寫中寄托了詩人的深遠用意。“三摘猶自可”使用讓步修辭手法,以突出“摘絕抱蔓歸”的可悲結局。
《全唐詩》在這首詩題下注雲:“初,武後殺太子弘,立賢為太子。後賢疑隙漸開,不能保全。無由敢言,乃作是辭。命樂工歌之,冀後聞而感悟”。可見這是一首詠物托意的諷喻詩,當作於李賢廢為庶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