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
水香塘黑蒲森森,鴛鴦鸂鶒如家禽。
前村後壟桑柘深,東鄰西舍無相侵。
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
水香塘黑蒲森森,鴛鴦鸂鶒如家禽。
前村後壟桑柘深,東鄰西舍無相侵。
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譯文
柴門一片寂靜屋裏米飯香噴噴,農家炊煙嫋嫋春雨過後天放晴。
院內鮮花迷蒙山間流水清泠泠,小兒又哭又鬧索要樹上的黃鶯。
池塘黑水飄香蒲草長得密森森,鴛鴦鸂鶒在水中嬉戲好像家禽。
村前村後田間地頭桑柘多茂盛,東鄰西舍界限分明彼此不相侵。
養蠶女在前麵清澈的溪中洗繭,牧童吹著短笛穿衣在水中洗浴。
山翁好客熱情挽留我一住在住,笑著指點西坡說瓜豆就要成熟。
注釋
黍飯:黃米飯,唐人常以之待客。馨:香。
蒙蒙:形容雨點細小。泠泠:形容流水清脆的聲音。
鸂(xī)鶒(chì):一種水鳥,形大於鴛鴦,而多紫色,好並遊。俗稱紫鴛鴦。唐溫庭筠《開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一百韻》:“溟渚藏鸂鶒,幽屏臥鷓鴣。”
桑柘(zhè):桑木與柘木。深:茂盛。
蠶:農家養蠶女。淥(lù):水清而深的樣子。
貫休是晚唐詩僧,《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這組詩是他在農村為客時的題壁之作,創作時間是晚春時節,具體年份不詳。
第一首頭兩句寫柴門內外靜悄悄的,縷縷炊煙,冉冉上升;一陣陣黃米飯的香味,撲鼻而來;一場春雨過後,不違農時的農夫自然要搶墒春耕,所以“柴門”也就顯得“寂寂”了。由此亦可見,“春雨”下得及時,天晴得及時,農夫搶墒也及時,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見。
後兩句寫庭院中,水氣迷蒙,宛若給庭花披上了輕紗,看不分明;山野間,“泠泠”的流水,是那麽清脆悅耳;躲進巢避雨的鳥兒,又飛上枝頭,吱吱喳喳,快活地唱起歌來;一個小孩走出柴門啼哭著要捕捉鳥兒玩耍。這一切正都是寫春雨晴後的景色和喜雨之情。且不說蒙蒙的景色與泠泠的水聲,單說樹上鶯。樹上鶯尚且如此歡騰聒噪,逗得小兒啼索不休,更可想見大田裏農夫搶耕的情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