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信秋詞五首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高殿秋砧響夜闌,霜深猶憶禦衣寒。
銀燈青瑣裁縫歇,還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真成薄命久尋思,夢見君王覺後疑。
火照西宮知夜飲,分明複道奉恩時。

長信宮中秋月明,昭陽殿下搗衣聲。
白露堂中細草跡,紅羅帳裏不勝情。

標簽: 秋天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金井邊的梧桐秋葉漸黃,珠簾不卷可知夜裏飛霜。
熏籠玉枕有如容顏憔悴,靜臥愁聽南宮漏聲悠長。

秋天高殿內搗衣聲響徹夜闌,夜裏霜重還記起君王禦衣寒。
更深人靜銀燈下裁衣才停歇,目光還轉向宮城明主那邊看。

天亮就拿起掃帚打掃金殿塵埃,百無聊賴時手執團扇且共徘徊。
美麗的容顏還不如烏鴉的姿色,它還能帶著昭陽殿的日影飛來。

果真成為薄命人長久陷入沉思,夢中又見到君王醒後心裏生疑。
燈火照耀著西宮知道是在夜飲,眼前分明浮現複道蒙恩受寵時。

長信宮中惟有秋月尚明,昭陽殿下響起搗衣聲聲。
白露堂中滿是雜草印跡,那邊紅羅帳裏綿綿深情。

賞析

第一首詩,運用深婉含蓄的筆觸,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寫一個被剝奪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淒涼寂寞的深宮中,形孤影單、臥聽宮漏的情景。這是從這位少女的悲慘的一生中剪取下來的一個不眠之夜。
在這個不眠之夜裏,詩中人憂思如潮,愁腸似結,她的滿腔怨情該是傾吐不盡的。這首詩隻有四句,總共二十八個字,照說,即令字字句句都寫怨情,恐怕還不能寫出她的怨情於萬一。

可是,作者竟然不惜把前三句都用在寫景上,隻留下最後一句寫到人物,而且就在這最後一句中也沒有明寫怨情。這樣寫,乍看象是離開了這首詩所要表現的主題,其實卻在藝術效果上更顯得有力,更深刻地表現了主題。這是因為:前三句雖是寫景,卻並非為寫景而寫景,它們是為最後人物的出場服務的。就通首詩而言,四句詩是融合為一的整體,不論寫景與寫人,都是為托出怨情服務的。
這首詩,題為“秋詞”。

創作背景

由於王昌齡的籍貫、生卒年及其他重要的生平事跡記載不一,他的作品大都無法編年,因而,這《長信秋詞五首》寫於何時亦難以確知。公元727年(開元十五年),三十多歲始登進士第。曾兩次被貶,這組詩五首當寫於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第二次被貶之前。

參考資料:
1、於海娣 等 .唐詩鑒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 :69-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