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四麵生白雲,中峰倚紅日。
岩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於此學飛術。
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金灶生煙埃,玉潭秘清謐。
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
蹇予羨攀躋,因欲保閑逸。
觀奇遍諸嶽,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鬆,永悟客情畢。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四麵生白雲,中峰倚紅日。
岩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於此學飛術。
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金灶生煙埃,玉潭秘清謐。
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
蹇予羨攀躋,因欲保閑逸。
觀奇遍諸嶽,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鬆,永悟客情畢。
譯文
向東眺望黃鶴山,隻見黃鶴山威勢雄偉橫出於半空之中。
山的四麵環繞著白雲,中間的山峰托春天上的太陽。
山巒峭立高跨於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
多次聽說過許多仙人在這裏學習飛身升天之術,一朝成仙飛間蓬萊仙境,流下的石室千年以來空空蕩蕩。
丹灶早已生出塵埃,清澈的水潭也早已寂靜無聲,失去了先前的生氣。
地宅荒古長滿了雜草,庭中苦寒,芝術之類的藥草皆已老去。
我很想登臨此山,借以保有我的閑逸之致。觀覽奇異遍及各個名山,所見卻都不能與這座山匹敵。
我寄心於山上青鬆,由此悟認不再會有客旅情懷了。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四麵生白雲,中峰倚紅日。岩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李白以誇張的手法渲染黃鶴山的雄偉氣勢。開頭先寫山的高大:“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雄雄”二字,極力形容黃鶴山的威勢,隻見整座山峰,淩空而上,直插雲天。接二句又從側麵加以烘托,“四麵生白雲,中峰倚紅日。”遠看去,朵朵白雲似乎從山的四周升騰而起,一輪紅日仿佛就跟山中的高峰相互依偶著。
波浪般起伏、參差不齊的山巒,一排排淩空橫跨,寬闊無邊;高高聳起的、屏障一般的山蜂,稠密而又顯得幽深昏暗。
前六句詩句,全由首句“東望”二字引出,其中有上望、縱望、側望、環望。整個黃鶴山幾乎全被詩人望遍了。可以看出,這首詩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
詩作於肅宗上元元年(760)春,其時李白自零陵歸至巴陵、江夏。黃鶴山,即黃鶴礬,又名黃鵠山,在鄂州江夏縣東九裏,今武漢市長江大橋南首蛇山。傳說昔有仙人控黃鶴於此,故得名黃鶴山。詩中描繪了黃鶴山的雄偉氣勢與壯美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