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 行次潼關逢魏扶東歸

[唐代] 許渾 [简体]

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
殘雲歸太華,疏雨過中條。
樹色隨山迥,河聲入海遙。
帝鄉明日到,猶自夢漁樵。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晚風中的紅葉蕭蕭落下,長亭裏痛飲下別酒一瓢。
天上殘雲飛回太華山上,稀疏的細雨越過中條嶺。
蒼莽的樹色隨城關遠去,黃河呼嘯流進遙遠海洋。
明日裏就要抵達都城中,我仍在做那漁人樵夫夢。

注釋
闕:指唐都城長安。潼關:關名,在今陝西省潼關縣境內。
紅葉晚蕭蕭:一作“南北斷蓬飄”。
長亭:古時道路每十裏設長亭,供行旅停息。
太華:即西嶽華山,在今陝西省華陰縣境內。
過:一作“落”。中條:山名,一名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濟縣東南。
山:一作“關”。迥:遠。
海:一作“塞”。
帝鄉:京都,指長安。
夢:向往。末兩句一作“勞歌此分手,風急馬蕭蕭”。

賞析

此詩開頭兩句,詩人先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圖,把讀者引入一個秋濃似酒、旅況蕭瑟的境界。“紅葉晚蕭蕭”,用寫景透露人物一縷縷悲涼的意緒:“長亭酒一瓢”,用敘事傳出客子旅途況味,用筆幹淨利落。此詩另一版本題作“行次潼關,逢魏扶東歸”,這個材料,可以幫助讀者了解詩人何以在長亭送別、借瓢酒消愁的原委。

然而詩人沒有久久沉湎在離愁別苦之中。中間四句筆勢陡轉,大筆勾畫四周景色,雄渾蒼茫,全是潼關的典型風物。騁目遠望,南麵是主峰高聳的西嶽華山;北麵,隔著黃河,又可見連綿蒼莽的中條山。殘雲歸岫,意味著天將放晴;疏雨乍過,給人一種清新之感。

創作背景

潼關,在今陝西省潼關縣北部,形勢險要,景色宜人,地位特殊。曆代詩人路經此地,往往要題詩紀勝。許渾從故鄉潤州丹陽(今屬江蘇)第一次到長安去,途經潼關,也為其山川形勢和自然景色所深深吸引,興致淋漓,揮筆寫下了這首詩作。

參考資料:
1、蕭滌非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048-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