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小徑紅稀

[宋代] 晏殊 [简体]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台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麵。(蒙 通:濛)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遊絲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小路旁的花兒日漸稀少,郊野卻是綠意盎然,高高的樓台在蒼翠茂密的樹叢中若隱若現。春風不懂得去管束楊花柳絮,好似那蒙蒙細雨亂撲人麵。
黃鶯躲藏在翠綠的樹葉裏,紅色的簾子將飛燕阻隔在外,爐香靜靜燃燒,香煙像遊動的青絲般緩緩上升。醉酒後從一場愁夢醒來時,夕陽正斜照著幽深的庭院。

注釋
踏莎(suō)行:詞牌名,又名“喜朝天”“柳長春”“踏雪行”“平陽興”“踏雲行”“瀟瀟雨”等。雙調小令,《張子野詞》入“中呂宮”。

賞析

此詞寫暮春閑愁。上闋寫郊外暮春景色,蘊含淡淡的閑愁,將大自然春之氣息表現的淋漓盡致,下闋寫身邊的春景,進一步對愁怨作鋪墊,表達了詞人麵對時光匆匆逝去的無奈和哀傷。全詞以寫景為主,以意象的清晰、主旨的朦朧而顯示其深美而含蓄的魅力。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台樹色陰陰見。”這三句描繪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圖:小路兩旁,花兒已經稀疏,隻間或看到星星點點的幾瓣殘紅;放眼一望隻見綠色已經漫山遍野;高台附近,樹木繁茂成蔭,一片幽深。“紅稀”“綠遍”“樹色陰陰”,標誌著春天已經消逝,暮春氣息很濃。三句所寫雖係眼前靜景,但“稀”“遍”“見”這幾個詞卻顯示了事物發展的進程和動態。從“小徑”“芳郊”“高台”的順序看,也有移步換形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