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上驚秋

[唐代] 蘇頲 [简体]

北風吹白雲,萬裏渡河汾。
心緒逢搖落,秋聲不可聞。

標簽: 秋天,抒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北風吹卷著白雲使之翻滾湧動,我要渡過汾河,到萬裏以外的地方去。
心緒傷感、惆悵,又恰逢落葉飄零,我再也不願聽到這蕭瑟的秋風。

注釋
汾上:指汾陽縣(今山西萬榮南)。汾:指汾水,為黃河第二大支流。
河汾:指汾水流入黃河的一段。
心緒:此處謂愁緒紛亂。搖落:樹葉凋零。

參考資料:
1、於海娣 等 .唐詩鑒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 :43-44 .
創作背景

這首詩當作於公元723年(唐開元十一年)或公元724年(十二年)的秋天。公元723年(開元十一年)正月,唐玄宗到潞州、晉州,詩人為禮部侍郎隨行,並有詩。是年冬,出為益州大都督長史。到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又調回長安。外放的兩年,是蘇頲一生仕履中最感失意的時期,此詩可能就是這一兩年中的一個秋天所作的。

參考資料:
1、於海娣 等 .唐詩鑒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 :43-44 .
2、蕭滌非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62-63 .
賞析

這首五絕有興寄,有深意,是一首頗具特色的即興詠史詩。它采取了虛虛實實,讀即讀離,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現手法來表達詩人的複雜心情。

“北風吹白雲,萬裏渡河汾。”這前二句是說,北風吹卷著白雲使之翻滾湧動,我要渡過黃河到萬裏以外的地方去。

前二句顯然化用了《秋風辭》的詩意,首句即“秋風起兮白雲飛”,次句為“泛樓船兮濟河汾”,從而概括的暗示著當年漢武帝到汾陰祭後土的曆史往事,同時也不難使人聯想到唐玄宗欲效漢武帝的作為。兩者何其相似,曆史仿佛重演。這意味著什麽,又啟示些什麽,詩人並不點破,留給讀者自行理會。然而題目卻點出一個“驚”字,表明詩人的思緒是受到震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