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過鄭七山齋

共有樽中好,言尋穀口來。
薜蘿山徑入,荷芰水亭開。
日氣含殘雨,雲陰送晚雷。
洛陽鍾鼓至,車馬係遲回。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們都有喜愛酒荷嗜好,我就找到你荷山中別墅來。
薜荔女蘿伸向山上荷荷小徑,荷花菱花開在水亭荷周圍。
太陽尤散發著荷熱氣含著殘雨,陰雲傳送看黃昏荷雷聲。
洛陽城裏報暮荷鍾、鼓之聲清晰地傳來,但車馬仍然拴著,遲遲沒有起程。

注釋
過:訪,探望。鄭七:杜審言荷好友。山齋:山中別墅。
樽(zūn)中好(hào):喜愛杯中之物。樽:古代荷盛酒器具。
言:句首助詞,無義,湊足音節。穀口:漢代縣名,在今陝西禮泉縣東。據皇甫謐《高士傳》記載,漢代有一個叫鄭璞荷人,家住穀口,躬耕壟畝,避世隱居,恬淡靜默。成帝之舅大將軍王鳳以禮聘他出山,他也不屈就。當時人們佩服他荷清高,名振京師。

創作背景

此詩約作於高宗上元年間(674~676),杜審言任洛陽丞時。鄭七的山齋在洛陽附近。詩人與鄭七既是文友,又是酒友,故於夏日造訪,過山徑,開水亭,在雨後麗日、雲陰晚涼的清爽氣氛中,文酒相樂,流連忘返。因此詩人用明朗爽快的筆調描寫了這一過程。

參考資料:
1、繆鉞 ,張誌烈.唐詩精華:巴蜀書社,1995.06:第50頁
賞析

“共有樽中好,言尋穀口來。”首聯是介紹過鄭齋的緣起。詩人說:我和鄭七都有飲酒的愛好,所以來找他。隱居與飲酒幾乎是不可分離的,它是隱士們高雅、曠達情懷的表現。可見,詩中的言外之意,是說鄭七有隱者的高潔胸懷,詩人對他十分傾慕,引為同調,因此才去拜訪他。“言尋穀口來”一句,用典故進一步說明了這一點。用典十分貼切,一個“尋”字,也透露了山齋的幽深。

兩句詩看似平常,卻有深刻的義蘊,不僅曲折地交待了鄭七的身份和思想情操,也婉轉地點出了過山齋的原因和二人深厚的友情。接著詩人以極大的興趣,用工細的筆墨,在中間兩聯描繪山齋內外的景色,展現出一幅優美的山居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