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詠梅

[近現代] 毛澤東 [简体]

讀陸遊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隻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品讀了陸遊的《卜算子·詠梅》,反用其原本的寓意而寫了這首詞。

風雨將春天送走了,飛雪又把春光迎來。正是懸崖結下百丈冰柱的時節,但仍然有花枝俏麗競放。
俏麗但不掠春光之美,隻是把春天的消息來報告。等到滿山遍野開滿鮮花之時,梅花卻在花叢中歡笑。

注釋
冰:形容極度寒冷。
叢中笑:百花盛開時,感到欣慰和高興。
猶:還,仍然。
俏:俊俏,美好的樣子;(此處既能表現梅花的俏麗,又能表現革命者麵對困難堅強不屈的美好情操。)
爛漫:顏色鮮明而美麗。(文中指花全部盛開的樣子)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1961年,最早發表於1963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詩詞》。此詞的目的主要是鼓勵大家蔑視困難,敢於戰勝困難。毛澤東的這首詞,借用陸遊的原調原題,但整首詞所反映出來的意境卻截然不同,故作者說:“讀陸遊《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參考資料:
1、季世昌,徐四海,王海清主編. 毛澤東詩詞學生讀本[M]. 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2014.02.第60-61頁
鑒賞

上闋主要寫梅花傲寒開放的俏麗身姿。起始二句敘季節的變換,既平直自然,又蘊含哲理。第一句才說“春歸”,第二句就說“春到”。

春歸是梅花在風雨中所送,春到是梅花在飛雪中所迎。很顯然,這裏的“迎春”、“送春”者,不是“風雨”、“飛雪”,而是梅和梅花。在風雨中送走春天時,梅花雖已凋謝但在飛雪中迎來春天時,梅花卻正吐豔。這兩句對仗工整,擬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革命英雄主義、堅韌不拔的意誌和大無畏的戰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