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出自[先秦] 佚名《擊鼓》

《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標簽: 抒情,戰爭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擊鼓的聲音震響(耳旁),兵將奮勇操練。(人們)留在國內築漕城,隻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隨孫子仲,平定陳、宋(兩國)。不允許我回家,(使我)憂心忡忡。
於是人在哪裏?於是馬跑失在哪裏?到哪裏去尋找它?在山間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經對你說(過)。拉著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讓我無法(與你)相會。唉,太遙遠,讓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注釋
鏜:鼓聲。其鏜,即“鏜鏜”。

譯文及注釋二

譯文
擊起戰鼓咚咚響,士兵踴躍練武忙。有的修路築城牆,我獨從軍到南方。
跟隨統領孫子仲,聯合盟國陳與宋。不願讓我回衛國,致使我心憂忡忡。
何處可歇何處停?跑了戰馬何處尋?一路追蹤何處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離,我們早已立誓言。讓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戰場。
隻怕你我此分離,沒有緣分相會和。隻怕你我此分離,無法堅定守信約。

注釋
⑴鏜:鼓聲。其鏜,即“鏜鏜”。

鑒賞

這是一篇典型的戰爭詩。詩人以袒露自身與主流意識的背離,宣泄自己對戰爭的抵觸情緒。作品在對人類戰爭本相的透視中,呼喚的是對個體生命具體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細節幸福的獲得。這種來自心靈深處真實而樸素的歌唱,是對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關 懷的闡釋,是先民們為後世的文學作品樹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標。

《毛詩序》雲:“《擊鼓》,怨州籲也。”鄭箋以《左傳·隱公四年》州籲伐鄭之事實之。姚際恒《詩經通論》以為“與經不合者六”,此實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師伐陳,衛人救陳”之事,在衛穆公時。今以為姚說較《毛序》為合理,姑從姚氏。

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的背景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一種是魯隱公四年(公元前719年),衛國公子州籲(前人亦稱“衛州籲”)聯合宋、陳、蔡三國伐鄭。另一種是清代姚際恒認為此實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師伐陳,衛人救陳”而被晉所伐之事。今人多以為姚說較為合理。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59-61
2、薑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