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賞析二

這首詩寫的是農村秋日黃昏的小景,前兩句是具體描寫村居,後兩句是從村居以外來描寫村居,意象非常豐富。農家的情況,見諸於詩的已經不計其數,很難寫出新意來。這首詩采用遠近交替的寫法,重在對場景氣象的渲染烘托,以大特寫的手法,提供帶有暗示性的畫麵,所以後來者居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詩前兩句采用當句對,以便於把很廣泛的題材濃縮成集中的平麵。詩說水田環繞的人家,籬笆外種滿了竹子,院落裏的榆樹錢已經落盡,槿花也都稀疏了。寫出晚秋季節裏斜陽照耀著的農舍,水竹清華,落木蕭蕭的景色,充滿了和平靜穆的氣氛。詩僅寫了村居外圍,而村居本身即可由此想象,成功地避開了熟見的茅簷、白門、蓬窗、桑圃等詞,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同樣,詩沒有寫人,而通過環境,也可表現住在村居裏的人的品藻趣味。

三、四句是傳頌的名句。詩將薄暮景色作了高度濃縮。夕陽西下,照著原野,也照著上麵所說的村居、水田,詩在這兒僅以“夕陽”二字,回照上文,增加前兩句的形象。而在整個村野中,詩隻捕捉住回村的老牛這一中心寫,說牛背上沒有牧童,牛兒在夕陽中不慌不忙地自己沿著歸路,往村裏走來;在牛背上,雙雙烏鴉佇立著,悠閑自在,仿佛是老牛正把它們帶回村莊。整個畫麵沒有一個人,雖然是寫動,但節奏很緩慢,表現出大自然寧靜和平的氣氛,給人以恬淡溫馨的享受,充分體現了作者的審美觀。讀著這詩,很自然地令人想到《詩經》所寫的“日既夕矣,羊牛下來”那幅原始的自然美的風光來。

全詩雖然寫的是一組小景,由於詩人本身是個畫家,所以很具有畫意。詩所選的景物,都有典型性,描繪了村居的特征及季節的特點,用的都是深色調,與夕陽暮靄相統一。在寫作手法上,前兩句直接寫靜,後兩句是動中顯靜,在同一畫麵上配合得很和諧。牛背上站著烏鴉的情況,錢鍾書《宋詩選注》指出同時人詩中也有,如蘇邁詩“葉隨流水歸何處,牛帶寒鴉過別村”,賀鑄詩“水牯負鴝鵒”。由於張舜民把這一景象與整詩所表現的境界融成一片,所以更為成功。

參考資料:
1、繆鉞 等.宋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300-301
2、李夢生.宋詩三百首全解:複旦大學出版社,2007:82-83

原文《村居》

[宋代] 張舜民

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