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引·荊溪阻雪》賞析二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留”指樂意羈留,“身留”是出於被迫。途中遇雪,不能航行,泊舟岸邊,自然不是“心留”。詞人起筆突兀,出示幻象以虛寫實。他落筆不寫風雪和溪流,而寫泊舟經過,立意較為翻新,下麵繼續讓白鷗發問:“心若留時,何事鎖打頭?”“鎖打頭”以形示情。白鷗是詞人寄托心情的意象。問者之意,借白鷗說出,婉深而鮮明。此謂托物言人也。作者阻雪的心情通過白鷗表達的,但白鷺的心情也和作者恰恰相反,白鷺也非作者化身。白鷺慣於生活在風雪之中,激流之上。而作者卻是迫於“身留”。作者描寫白鷗,是深化意境。

“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遊。”由舟內到舟外,逐次展示境況的寒冷淒清。傍晚時分,冷風拍打著簾幕,把燈火撩撥得跳蕩不已,光暈連同我的影子,都在搖曳著。孤獨冷清的境地,情不自禁地想起昔日的遊伴來。

下闋依然以設問開始,緊承上闋“憶舊遊”。回憶總是美好的,“花柳樓,月下舟”,想當年一起結伴出遊,小樓旁邊景色宜人,都是花團似錦,柳樹成蔭,有時候還會月下駕著輕舟出去吟詩賦曲 然而,“夢也”幾句使詞人又被拉回到現實,這份寒意不僅讓人身體備受折磨,更侵襲著人的內心,令人愁腸百結。“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以梅花自比,進一步烘托詞人心境淒涼。都說傲雪寒梅,然而如此的寒夜,這梅花恐怕也難熬寒苦,與詞人一樣愁苦萬分。

全詞流動自然。以發問取頭,未待回答,卻已氣勢淩人。詞中後多用短句,使節奏感極強,音響較為清越。全詞以抒情為主,借景抒情,情景融合,氣宇軒昂。結尾用“雪”字才點出文眼,是作者故意使然,蓋讓人讀起來一氣貫注也。難怪清代詞評家劉熙載曾評蔣捷詞為“長短句之長城”,是推崇備至。

參考資料:
1、上官紫微.宋詞三百首導讀:中國紡織出版社,2014.01:第283頁

原文《梅花引·荊溪阻雪》

[宋代] 蔣捷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遊。
舊遊舊遊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雲,濕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