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一般都認為寫於天寶十五載(756),時洛陽已陷於安史叛軍之手,而長安尚未陷落。詩中虛構了一個虛無縹緲的仙境,以此反襯中原地帶叛軍橫行,人民遭難的殘酷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安史叛亂的譴責。蕭士贇注認為"此詩似乎記實之作,豈祿山入洛陽之時,太白適在雲台觀乎?"鬱賢浩《李白選集》雲:"疑安史亂起時,李白正在梁苑(今河南商丘)至洛陽一帶,目睹洛陽淪陷,乃西奔入函穀關,上華山。此詩為天寶十五載春初在華山作。"朱諫注認為此時李白在廬山隱居。總之此詩寫法奇特,前十句虛擬遊仙之事,後四句忽然轉入現實,前後形成鮮明對比。於此亦可見李白詩天馬行空、想象奇詭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