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四首》譯文及注釋

譯文
知了在枯禿的桑林鳴叫,八月的蕭關道氣爽秋高。
出塞後再入塞氣候變冷,關內關外盡是黃黃蘆草。
自古來河北山西的豪傑,都與塵土黃沙伴隨到老。
莫學那自恃勇武遊俠兒,自鳴不凡地把駿馬誇耀。

牽馬飲水渡過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風如劍如刀。
沙場廣袤夕陽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見遙遠的臨洮。
當年長城曾經一次鏖戰,都說戍邊戰士的意氣高。
自古以來這裏黃塵迷漫,遍地白骨零亂夾著野草。

一位大將從宮中奉旨出征,全權征調天下的兵馬。
朝廷用很重的禮儀拜將出征,沿途州縣皆出城迎送。
參戰數萬將士多而雜亂,經過戰鬥後卻無一生還。
我希望宮中享樂用的馬,能把賜給守邊將士以禦外敵。

邊關是一片悲戚的氣氛,因為剛剛埋葬了因戰殉國的霍將軍。
他的部分都來吊唁他,他的死震動了北方地區。
將軍離世,部下功勳被廢,他們不久也將被分調。
將軍的部下仍被派去守邊,而他們悲憤,也隻能仰天痛哭。

注釋
空桑林:桑林因秋來落葉而變得空曠、稀疏。
蕭關:寧夏古關塞名。
入塞寒:一作複入塞。
幽並:幽州和並州,今河北、山西和陝西一部分。
共塵沙:一作向沙場。
遊俠兒:都市遊俠少年。
矜:自誇。紫騮:紫紅色的駿馬。
此首一本題作《望臨洮》。
飲(yìn)馬:給馬喝水。
平沙:廣漠的沙原。
黯(àn)黯:昏暗模糊的樣子。臨洮:古縣名,秦置,治所在今甘肅岷縣,以臨近洮水得名。秦築長城,西起於此,故有“昔日長城戰”之語。
昔:一作“當”。長:一作“龍”。
足:一作“漏”,一作“是”。
蓬蒿:蓬草蒿草之類雜草。
詩末全詩校:“一本無以下二首。同《塞上曲》題作三首。”
奉詔:敬受天子詔書。甘泉宮:明《讀史方輿紀要》引《括地誌》雲:“甘泉山有宮,秦始皇所作林光宮, 周匝十餘裏。漢武帝元封二年於林光宮旁更作甘泉宮。”這裏借指唐宮。
總征:普遍征召。
備禮:安排好命將出征的禮節儀式。
郡國:指州郡。豫:通“預”。郊迎:出城至郊外迎接,以示尊敬。
宮廄(jiù):宮中馬舍。這裏指專供宮中享樂用的馬匹。
霍將軍:即漢代名將霍去病。這裏借指當時戰功卓著、以身殉國的將軍。
部曲(qū):古代軍隊編製單位。《後漢書·百官誌》謂將軍領軍皆有部曲,大將軍營五部,部下有曲。此指“部下”。
燕南代北:泛指當時的北部邊塞。
黜(chù):貶斥,廢免。
尋:不久。
黃龍:古城名,即龍城。故址在今遼寧朝陽。

參考資料:
1、吉林大學中文係.唐詩鑒賞大典(二):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195-202

原文《塞下曲四首》

[唐代] 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客,皆共沙塵老。
不學遊俠兒,矜誇紫騮好。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奉詔甘泉宮,總征天下兵。
朝廷備禮出,郡國豫郊迎。
紛紛幾萬人,去者無全生。
臣願節宮廄,分以賜邊城。

邊頭何慘慘,已葬霍將軍。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聞。
功勳多被黜,兵馬亦尋分。
更遣黃龍戍,唯當哭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