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抒情長詩具有明顯針對現實的議論性。
這是李白寫的感情非常激烈的一首抒情長詩。在李白的作品中,這首詩以對現實的猛烈批判而著稱。詩中對於沿著邪徑而晉身,庸才得誌,壞人擅威作福,讒謗得逞,賢才遭嫉害等黑暗的政治現實所作的抨擊,是極為尖銳的。它雖有強烈的批判性但仍然是一首抒情詩。它抒發的是對個人遭受壓抑的無比憤懣。詩中以個人的真實價值無從實現作為批判種種腐敗現象的基本出發點,在指斥現實中表現了蔑視一切的自負和驕傲,或嘲諷,或怒罵,恣意揮斥,感情狂放。
該詩的抒情具有明顯針對現實的議論性。雖屬議論,卻不做抽象的說理,而是用大量的典故作比喻去表現詩人對現實的印象、感受、情緒、態度。所以讀該詩時必對典故要熟悉、理解,然後才能體會到此典在該詩中的作用。
這首詩以議論式的獨白為主,重在揭示內心世界,刻畫詩人的自我形象,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感情的表達方式,是一種爆發的、奔放的,即使抒發受讒言遭誹謗、壯誌難伸的憤悶之情,也是激情如火,浩氣如虹。從“君不能狸膏金距學鬥雞”突然爆發開始,隨即一個個比喻滾滾而下,滔滔不絕,如江河奔瀉。到結尾處,又以“少年早欲五湖去”的飄然遠去而使激動的感情歸於平靜,好像江河入海,奔湧之勢雖已消歇,卻進入一個更為開放廣闊的境界,那就是求得個人自由的一種境界。該詩突出表現了李白糞土王侯,浮雲富貴,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汙的反權貴的精神。詩中也反映出“安史之亂”前的社會現實,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二、李白反權貴,輕王侯,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在該詩中得到集中的表現。
這首詩寫到了自己的失意,但並未把眼光放在個人得失上,而是注視著整個政治局勢和社會現實,並對那些喧赫一時的人物予以抨擊。他讚揚王十二,同時也以極大的悲憤揭露了政治的黑暗。鬥雞媚上和開邊邀功者都兼尚榮寵,而正直的才能之士卻閑置不用,一點社會地位都沒有。詩人不僅對那些寵臣表示蔑視,對於寵信他們的唐玄宗也給予了指責。李白在詩中控訴政治的黑暗,李邕、裴敦複那樣正直的人,慘死在奸相李林甫手中。王十二和自己遭到社會的冷淡誹謗,找不到正直出路,而那些鬥雞媚上的幸臣權貴是“雞狗”,恥於他們為伍。李白激憤地說:“—生傲岸苦不諧,恩疏媒勞誌多乖。”表示“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鍾鼎疏。”他表示要永遠離開這醜惡的政治現實,同這惡濁的世道永遠決裂。
李白這種狂放不羈,追求個人自由的精神,在山水描寫中表現的也很突出。“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將進酒》)“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廬山謠》)。他所寫的江河奔騰千裏不可阻擋的形象,他所描寫的那種“連峰去天不盈尺”的奇險挺拔、高出天外的峰巒,也都曲折地表現了李白衝決束縛、追求自由的熱情。在李白的隱逸求仙和飲酒的詩中也表現了這種狂放不羈、追求個人自由的精神,他認為人間是汙濁的,政治是黑暗的,不自由的,隻有到山林、仙境和醉鄉中才能得到解放和自由。如《將進酒》一詩,他借酒來發泄自己懷才不遇的悲憤心情具有積極反抗束縛的情緒。詩開頭先用“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寫一瀉千裏的江河來表現自己衝破束縛,奔放不羈的熱情。他慨歎“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麵對理想與現實無法解脫的矛盾,李白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卻隻能放任飲酒作樂,追求個人解脫,用酒來澆鑄那心頭的萬古愁。《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詩中更是明白道出:“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說自己憂愁像流水那樣悠長而不可斷絕,人生艱難隻有駕著一葉扁舟遨遊江湖這一條出路了,是強烈的憤悶不平逼迫他與不稱意的社會決裂,去浪跡江湖,嘯傲山林。可以說,就是那些求仙隱逸的作品,也是對黑暗社會的消極反抗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李白浪漫主義也有局限,主要表現在:—是李白具有反抗的—麵又有妥協的一麵,既是清高的,又是庸俗的,他以個人的傲骨去對付權貴的氣焰,力量難免軟弱。第二,李白所要求的自由,僅僅是他個人的自由,因此隻能向山林、仙境、醉鄉中去尋求,去找那些暫時的麻醉,他在作品中不免流露出人生如夢,及時行樂,悲觀厭世和逃避現實的消極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