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金門·春半》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光已匆匆過去了一半,目光所及,繁花凋落,春天將要逝去。整日斜倚欄杆,徘徊眺望,傷春逝去的愁怨,襲上心頭,天也無法幫助擺脫。
風和日暖,在這麽好的春光,獨自倚靠斜欄旁,還不如那雙雙對對的鶯燕。院裏落滿了殘花,垂下幕簾呆在屋裏,不忍看到春天逝去的景象。芳草漫漫到天邊,思戀的人遠在天邊處,令人悲腸欲斷。

注釋
謁金門:原為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雙調,仄韻四十五字。代表作有馮延巳的《謁金門·風乍起》李好古的《謁金門·花過雨》等。
春已半:化用李煜《清平樂》中:“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
此情無限:即春愁無限。
十二闌幹:指十二曲欄杆。語出李商隱《碧城三首》中的“碧城十二曲闌幹”。
輸與:比不上、還不如。
芳草:在古代詩詞中,多象征所思念的人。

參考資料:
1、上彊邨民.宋詞三百首全解 .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195-196頁
2、思履.宋詞三百首.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年:第300-301頁

原文《謁金門·春半》

[宋代] 朱淑真

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十二闌幹閑倚遍。愁來天不管。
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