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譯文及注釋

譯文
落日雄渾,邊境上戰爭的煙塵湧起,秋高氣爽,金兵大舉進犯我領地。看我雄壯的十萬大軍奮勇迎敵,江麵上排列的戰艦如高樓聳立。誰說苻堅的士兵投鞭就能截斷江流,想當年昌頓謀殺生父,響箭上染滿血跡,佛狸南侵在風雨中節節敗退,最終也死在他自己的親信手裏。年輕時我像蘇秦一樣英姿颯爽,跨著戰馬身披貂裘為國奔走效力。
如今我一事無成人已漸老,搔著白發又經過這揚州舊地。我已經厭倦了官宦生涯,真想到江湖間種桔遊憩。你們二位都是東南的名流,胸藏萬卷詩書前程無比。讓我嚐試著為你們出謀劃策:不要學李廣在南山閑居射虎,去當個“富民侯”才最為相宜。

注釋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台城遊”“凱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雙調九十五字,平韻(宋代也有用仄聲韻和平仄混用的)。相傳隋煬帝開汴河自製《水調歌》,唐人演為大曲, “歌頭”就是大曲中的開頭部分。
次:停泊。人:指楊濟翁(即楊炎正,詩人楊萬裏的族弟)、周顯先,是東南一帶名士。下文“二客”即此意。
塞塵起:邊疆發生了戰事。
胡騎獵清秋:古代北方的敵人經常於秋高馬肥之時南犯。胡騎:此指金兵。獵:借指發動戰爭。
組練:組甲練袍,指裝備精良的軍隊。
投鞭飛渡:用投鞭斷流事。前秦苻堅舉兵南侵東晉,號稱九十萬大軍,他曾自誇說:“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晉書·苻堅載記》)結果淝水一戰,大敗而歸。此喻完顏亮南侵時的囂張氣焰,並暗示其最終敗績。
“憶昔”二句:指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顏亮南侵失敗為其部下所殺事。鳴髇(xiāo):即鳴鏑,是一種響箭,射時發聲。血汙:指死於非命。《史記·匈奴傳》謂匈奴頭曼單於之太子冒頓作鳴鏑,令左右曰:“鳴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斬之。”後從其父頭曼獵,以鳴鏑射頭曼,其左右亦隨鳴鏑而射頭曼。佛(bì)狸:後魏太武帝拓跋燾小字佛狸,曾率師南侵,此借指金主完顏亮。
“季子”二句:蘇秦字季子,戰國時的策士,以合縱策遊說諸侯佩六國相印。《戰國策·趙策》:李兌送蘇秦明月之珠,和氏之璧,黑貂之裘,黃金百鎰。蘇秦得以為用,西入於秦。這裏指自己如季子年少時一樣有一股銳氣,尋求建立功業,到處奔跑貂裘積滿灰塵,顏色變黑。
“今老”三句:謂今過揚州,人已中年,不堪回首當年。搔白首:暗用杜甫《夢李白》詩意:“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誌。”
“倦遊”兩句:欲退隱江上,種橘消愁。倦遊:倦於宦遊,即厭於做官。橘千頭:(李)衡每欲治家,妻輒不聽,後密遣客十人於武陵龍陽汜洲上作宅,種甘橘千株。臨死,敕兒曰:“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裏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襄陽耆舊傳》
“二客”三句:稱頌友人學富誌高,願為之謀劃。名勝:名流。萬卷詩書事業:化用杜甫詩意:“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莫射”二句:《史記·李將軍列傳》載:“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複更射之,終不能複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嚐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殺之。”又據《漢書·食貨誌》載:“武帝末年悔征戰之事,乃封丞相為富民侯,以明休息,恩養富民也。”這二句是感歎朝廷偃武修文,做軍事工作沒有出路。

參考資料:
1、辛棄疾.辛棄疾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35-36
2、楊 忠.辛棄疾詞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39-43

原文《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宋代] 辛棄疾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高樓。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汙,風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倦遊欲去江上,手種橘千頭。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嚐試與君謀。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