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瓠之種》譯文及注釋

譯文
惠子對莊子說:“魏王贈送我大葫蘆的種子,我將它培植起來後,結出的果實有五石容積。用大葫蘆去盛水漿,可是它不夠堅固,無法拿起來。把它剖開做瓢,卻因太大而沒有適於它容納的東西。這個葫蘆不是不大呀,我因為它沒有什麽用處而砸爛了它。”莊子說:“先生實在是不善於使用大東西啊!宋國有一善於調製不皸手藥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絲絮為職業。有個遊客聽說了這件事,願意用百金的高價收買他的藥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們世世代代在河水裏漂洗絲絮,所得不過數金,如今一下子就可賣得百金。還是把藥方賣給他吧。’遊客得到藥方,來遊說吳王。正巧越國發難,吳王派他統率部隊,冬天跟越軍在水上交戰,大敗越軍,吳王劃割土地封賞他。能使手不皸裂,藥方是同樣的,有的人用它來獲得封賞,有的人卻隻能靠它在水中漂洗絲絮,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現在你有可容五石東西的大葫蘆,為什麽不把它係在身上作為腰舟而浮遊於江湖呢?卻擔憂它大而無處可容納,看來先生你還是心竅不通啊!”

注釋
惠子:宋國人,姓惠名施,做過梁惠王的相。惠施本是莊子的朋友,為先秦名家代表,但本篇及以下許多篇章中所寫惠施與莊子的故事,多為寓言性質,並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
魏王:即梁惠王,又稱魏惠王。
貽(yí):贈送。
瓠(hù):葫蘆。
樹:種植、培育。
實:結的葫蘆。
石(dàn):容量單位,十鬥為一石。
舉:拿起來。
瓠落:又寫作“廓落”,很大很大的樣子。
呺(xiāo)然:龐大而又中空的樣子。
為(wèi):因為。
掊(pǒu):砸破。
固:實在,確實。
龜(jūn):通作“皸”,皮膚受凍開裂。
洴(píng):浮。
澼(pì ):在水中漂洗。
絖(kuàng):絲絮。
方:藥方。
鬻(yù):賣,出售。
說(shuì):勸說,遊說。
難:發難,這裏指越國對吳國有軍事行動。
將(jiàng):統率部隊。
裂:劃分出。
一:同一,一樣的。
或:無定代詞,這裏指有的人。
以:憑借,其後省去賓語“不龜手之藥”。
慮:考慮。一說通作“攄”,用繩絡綴結。
樽:本為酒器,這裏指形似酒樽,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種鳧水工具,俗稱腰舟。
蓬:草名,其狀彎曲不直。
有蓬之心:喻指見識淺薄不能通曉大道理。

原文《大瓠之種》

[先秦] 佚名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於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