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觀妓》譯文及注釋

譯文
乍一看她,好像是在越溪浣紗的美女西施,又宛如碧玉,媲美美人麗華。
那深翠色的黛眉,使萱草相形失色;那火紅的裙裾,讓五月的石榴花嫉妒。
她善唱新歌,甜潤的歌喉,美妙的旋律,令人豔羨不已;她醉而起舞,雙眸含情,雲鬢微亂,嬌媚之態令人心動神搖。
誰說那端午節避邪的五色絲線能救人性命,現在我的魂魄已被這位樂伎勾走,今日怕是要死在主人家裏了!

注釋
五日:即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妓:樂伎。
西施:春秋時越過絕色美女。謾(màn)道:空說或莫說的意思。浣(huàn):洗。春紗:生絲織成的薄紗。
碧玉:南朝宋汝南王寵愛的美妾,出身微賤,南朝民歌《碧玉歌》中有“碧玉小家女”之說。這裏用以借指樂伎。麗華:美人名。古代名叫“麗華”的美人有兩個,一個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皇後陰麗華,另一個是張麗華,南朝陳後主的妃子。一說麗華即“華麗”之意。
黛:青黑色的顏料,古代女子用以畫眉。奪將(jiāng):從……奪得。萱(xuān)草:俗稱金針菜、黃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古人以為種植此草,可以使人忘憂,因亦稱“忘憂草”。
紅裙:紅色裙子,亦指美女。妒殺:讓……嫉妒而死。
豔:即豔羨。
雙眸(móu):兩顆眼珠。斂:收束,這裏指攏發的動作。
五絲:即五色絲,又叫“五色縷”“長命縷”“續命縷”。端午時人們以彩色絲線纏在手臂上,用以辟兵、辟鬼,延年益壽。
君家:設宴的主人家。

參考資料:
1、於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216

原文《五日觀妓》

[唐代] 萬楚

西施謾道浣春紗,碧玉今時鬥麗華。
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豔,醉舞雙眸斂鬢斜。
誰道五絲能續命,卻令今日死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