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被貶)53行:詩人從自己的家世和出生寫起,回顧了自己有生以來的努力、追求、奮鬥以及所遭受的失敗,滿腔悲憤地表述了矢誌不渝的精神和九死未悔的態度。
第二章(反思)38行;接著麵對自己的失敗,進行了一番深刻的反思。畢竟慘遭失敗是不爭的事實。因此,詩人以“路徑似未看清兮”領起,先以“退身修整服裝”一般地表現自己的反思,但僅如此則缺乏波瀾,且難以深入,所以借“家姐”這個人物從反麵來責備、勸說,以逼出“找舜帝評理去”一節,既深化了反思,又強化了情感。連情誼最親密、對自己最關心的“家姐”,也如此責罵、勸說,世上還有誰能理解自己呢?一氣之下便“找舜帝評理去”。反思的結果,堅定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第三章(再試)38行:又積極地重新求索,然而上下求索後卻沒有結果。詩人寫自己的“仔細尋路”。這是在遭遇誹謗之後的重新努力,但無論叩“天門”還是“求美女”,都以失敗告終。
第四章(徘徊)38行:詩人又陷入苦悶與徘徊之中。辛辛苦苦的求索又遭失敗,究竟何去何從?詩人無奈,於是“取瓊茅來卜卦”,請靈氛為他占算以決疑。靈氛卜卦的結果是必須遠遊離開楚國才有出路。經過一番考慮,仍然猶豫不決。於是再請巫師降神求教。之後,又經反複審慎的思索,最終決定“遠遊自離去”,離開楚國出遊。
第五章(他投)21行;通過審慎思慮後,詩人結束了自己的徘徊,認可了靈氛的“吉卦”,選擇“吉日”出發。但充滿憧憬的出遊還是因為“眷顧楚國”而中途放棄了:”曲身回首停步“。結果隻能選擇以死殉國,“追隨彭鹹歸去!”
詩歌通篇是第一人稱敘事的結構,情節分明,脈絡清晰,而它的言誌、抒情,則全都融入敘事過程之中,密切結合情節發展的具體階段來進行,從而達到一種悲憤傾訴的強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