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鵲救友》譯文及注釋

譯文
某人的花園裏有一棵古樹,喜鵲在上麵築巢,母鵲孵出來的小鵲都已快長成幼鳥了。一天,一隻喜鵲在巢上來回地飛,不停地發出悲傷的鳴叫。很快,成群的喜鵲都漸漸聞聲趕來,聚集在樹上。忽然有兩隻喜鵲在樹上對叫,好似在對話一樣,然後便揚長而去。過了一會兒,一隻鸛從空中飛來,發出“咯咯”的聲音,兩隻喜鵲也跟在它後麵。其他喜鵲們見了便喧叫起來,好像有什麽事要說。鸛又發出“咯咯”的叫聲,似乎在答應喜鵲的請求。鸛在古樹上盤旋了三圈,於是俯身向鵲巢衝了下來,叼出一條赤練蛇並吞了下去。喜鵲們歡呼飛舞了起來,像在慶祝,並且向鸛致謝。原來兩隻喜鵲是去找鸛來救朋友的啊!

注釋
巢:築巢。
鸛(ɡuàn):一種較凶猛的鳥。
匝(zā):圈。
蓋(gài):原來。
頃之(qìng zhī):在原文中等同"未幾"''俄而'',一會兒的意思。
已(yǐ):停止。
作(zuò):發出。
雛(chú):變成幼鳥(名作動)。
集(jí):棲,躲。此處為聚集,會合。
俄而:一會。
尾:尾隨。
遂:就。
翔:飛翔。
徊:徘徊。
俯:向下俯衝。
上:上方。
語:告訴;訴說。

原文《二鵲救友》

[未知] 佚名

某氏園中,有古木,鵲巢其上,孵雛將出。一日,鵲徊翔其上,悲鳴不已。頃之,有群鵲鳴漸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鵲對鳴,若相語狀,俄而揚去。未幾,一鸛橫空而來,“咯咯”作聲,二鵲亦尾其後。群鵲見而噪,若有所訴。鸛又“咯咯”作聲,似允所請。鸛於古木上盤旋三匝,遂俯衝鵲巢,銜一赤蛇吞之。群鵲喧舞,若慶且謝也。蓋二鵲招鸛援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