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心突出,詳略得當。
這是一篇記敘戰爭的短文,但重點不是記敘戰爭的經過,而是著重寫曹劌的“論戰”,凡是與表現主題無關的枝節就盡量省略。如第一段寫曹劌謁見莊公,進見的細節一概省略了,劈頭就問“何以戰”;第二段對戰場的複雜情況及“未可”、“可矣”的理由均略而不寫,留待後麵補敘,就更能突出“論戰”的見解;第三段隻用“公問其故”代替了魯莊公一係列問話。但文章對戰前戰後反映曹劌戰略見解的談話,則詳加敘述,因為戰前是分析有無克敵製勝的條件,戰後是總結以弱勝強的原因,這些都是圍繞主題寫的,全文自始至終突出了“論”字,使人對長勺之戰的勝敗得失的原因一目了然。
2、結構嚴謹,前後照應。
全文隻用二百二十二字,就把戰爭的開始、發展、高潮和結局記述得清清楚楚。第一段寫戰前準備,第二段寫戰時經過,第三段寫戰後總結,事態發展清晰,文章脈絡分明。段與段之間的過渡也非常自然,第一段的結尾“戰則請從”與第二段的“公與之乘”銜接,第二段的結尾“遂逐齊師”與第三段的“既克”銜接,三個段落層層遞進,環環相扣,渾然一體。此外,文章前後的照應也十分緊密。以第二段與第三段為例,“三而竭”與上段“齊人三鼓”相照應;“吾視其轍亂”與“下視其轍”相照應;“望其旗靡”與“登軾而望之”相照應;“故克之”與“齊師敗績”相照應;“故逐之”與“遂逐齊師”相照應。第二段隻寫“其然”,第三段補寫“所以然”,一記一議、一實一虛,前後照應,相輔相成。
3、用對話交代情節和刻畫人物。
曹劌與其鄉人的對話,說明了曹劌是一個關心國事而有遠謀的人物。在交代戰前準備時,詳細地寫了曹劌與魯莊公的三次對話,通過對話揭示出魯莊公昏庸無知,曹劌深謀遠慮。寫戰役經過,作者雖隻寫了曹劌兩次說的“未可”、“可矣”的簡單話語,但卻形象地表現了曹劌成竹在胸、待機而動的思想性格。最後由“公問其故”又引出曹劌對戰爭的一大段議論,表現出曹劌的可貴的軍事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