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紅橋懷古和王阮亭韻》賞析

納蘭此篇則明示之“懷古”,“懷古”之作是詩人詠懷的一種手法,無非是借用古人古事以抒情達意而已,可以說舉凡詩詞中的懷古之作都是詩人的詠懷之作。該篇亦是如此,作者借詠隋煬帝窮奢極欲,腐敗昏聵之故實,抒寫了自己的不勝今昔之慨。

調一為王世禛首倡,描摹紅橋風物。謂調坐落於綠楊城郭,登橋四望,徘徊感歎,亦當自迷。容若和之,曰為懷古。除了“舊時明月”,調所懷者,應當還包括長堤錦纜。前者乃自然物象,指明月照耀下的揚州;後者社會事相,指隋煬帝至汴京,錦帆過處,香聞十裏場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徐凝《憶揚州》)。汴水年年,水調聲聲。眼前物景似乎並無變化。上片布景,以“無恙”二字,說明一切。那麽,當年經過汴水,巡幸江都的帝禦龍舟及蕭妃鳳舸,至今又如何呢?

長堤上,清瘦綠楊,不是曾為牽係過錦帆的彩纜嗎?眼下所能見到的,盡為愁思籠罩。隋帝建造迷樓,已與宮女的玉鉤,一起埋葬。下片說情,以長堤錦纜與清瘦楊柳對舉,說明江上景物依舊,眼下人事全非,並以玉鉤、迷樓,對於當年的人和事,表示哀悼,為寄吊古之情。詞章因紅橋之名,哀樂交乘,與原作之徘徊感歎,同一懷抱,可謂合作。

參考資料:
1、施議對 .納蘭性德集:鳳凰出版社,2011:36-37

原文《浣溪沙·紅橋懷古和王阮亭韻》

[清代] 納蘭性德

無恙年年汴水流。一聲水調短亭秋。舊時明月照揚州。
曾是長堤牽錦纜,綠楊清瘦至今愁。玉鉤斜路近迷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