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黠鼠賦》賞析

本文是蘇軾少年時代寫的一篇詠物賦。它寓哲理於趣味之中,可以使讀者於詼諧的敘述中獲得有益的啟示。它就一隻老鼠在人麵前施展詭計逃脫的事,說明一個道理:人做事心要專一,才不至於被突然事變所左右。《黠鼠賦》,看其表麵題旨當是通過黠鼠利用人的疏忽而乘機狡猾脫逃的日常小事,來說明人即使聰明,也須將自身與自然萬物合一,否則將“見使於一鼠”的道理。帶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應該將自身與自然萬物合一,避免將兩者區分開來,而遊於萬物之外。

第一段敘黠鼠橐中齧咬及墜地逃走的始末。在這一段裏,作者賦鼠之黠是虛實相因,老鼠出場不多,直賦其形的隻是裝死、逃跑,但是老鼠之黠卻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正是通過它的對立麵——人來完成的。作者賦鼠之黠,穿插寫人,不僅使文章生氣勃勃,跌宕起伏,意趣橫生,無呆板之跡,更重要的是為詠物寓理做了開拓。

第二段通過分析老鼠騙人逃脫的伎倆,寫作者悟出鼠的狡滑,感慨身為萬物之靈的人也不免被老鼠所蒙騙。這一段於全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說該文是蓄理於敘事之中,這一段則是由敘事轉入說理的橋梁,它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先是由老鼠的行動推想它的動機,足以說明老鼠之“黠”;接著又從人能降四物,可見人比老鼠要高明,但卻遭到老鼠的暗算。這就不得不叫作者步水溯源,於是就自然地過渡到下麵推原一段,而且顯得天衣無縫。

第三段寫人為物所用的原因,在於誌不凝,心不專。揭示中心:自己不能與自然萬物合一,反而受外物左右,這是人被老鼠欺騙的真正原因。這一段是全篇重點之所在。也就是說,作者賦鼠的真正目的在於此。前人談古文的寫作時,談到“小題大作法”。就以此篇為例,也正是因為一隻老鼠引起了一番哲理的闡發。最後兩句交待了 《黠鼠賦》的寫作由來,是有感而發,即事成篇。在收筆之處,作者以平淡之語寫來,雖語樸而情真,綰合敘事之始末。從文章布局來看,於人物也有必要的交代,顯得特別嚴謹。結穴處,我們看到蘇子、童子為黠鼠而忙碌,與題目 《黠鼠賦》 又息息相關。

此賦文字簡短,僅有二百八十餘字。但卻洋溢著濃厚的情趣,又滲透著深永的哲理。讀之若身臨其境,看到了老鼠的一次精彩表演,又好象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哲學課,真可謂“趣幽旨深”,蓄理在中,耐人尋味。就其思想內容來講,已遠遠超出賦鼠本身。它借一隻黠鼠利用人的疏忽,狡猾地逃脫的日常小事,引出了一番議論。從而 說明一個道理:最有智慧的人類,倘能精神集中,發揮智力,便能搏猛虎,役萬物;如果精力分故,懈怠疏忽,就難免不”見使一鼠“,變色於蜂蠆。在藝術表現上,最為突出的特點是:趣幽旨深。讀此賦,我們首先感覺到的是很有情趣。既有如讀寓言的一覽欲盡的吸引力,又能啟發一個人的推理動機。文章的布局結構也很有特色,首先是敘事與說理的密切結合,敘事為說理張本;其次是人、鼠活動穿插其間,使文情錯落,不直不板。

參考資料:
1、劉靜.觀察與思考,2008(03)
2、王新勇.一篇寓哲理於趣味之中的詠物賦——讀蘇軾《黠鼠賦》[J].恩施師專學報,1982(2):39-42

原文《黠鼠賦》

[宋代] 蘇軾

蘇子夜坐,有鼠方齧。拊床而止之,既止複作。使童子燭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聲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發而視之,寂無所有,舉燭而索,中有死鼠。童子驚曰:“是方齧也,而遽死也?向為何聲,豈其鬼耶?”覆而出之,墮地乃走,雖有敏者,莫措其手。

蘇子歎曰:“異哉,是鼠之黠也!閉於橐中,橐堅而不可穴也。故不齧而齧,以聲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脫也。吾聞有生,莫智於人。擾龍伐蛟,登龜狩麟,役萬物而君之,卒見使於一鼠,墮此蟲之計中,驚脫兔於處女,烏在其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餘者,曰:“汝為多學而識之,望道而未見也,不一於汝而二於物,故一鼠之齧而為之變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無失聲於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於蜂蠆,此不一之患也。言出於汝而忘之耶!”餘俛而笑,仰而覺。使童子執筆,記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