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仿佛在迷茫中看見北冥天池中的巨鯤,隨著大海的春流,迎著初升的朝陽,化為大鵬,飛起在空中。它一開始振動羽翅,便使五嶽為之震蕩,百川為之崩奔。接著它便廣袤的宇宙中翱翔,時而飛在九天之上,時而潛入九淵之下,那更是“簸鴻蒙,扇雷霆,鬥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隻見它“足係虹霓,旨耀日月。噴氣則六合生雲,灑毛則千裏飛雪。”它一會兒飛向北荒,一會兒又折向南極。燭龍為它照明,霹靂為它開路。三山五嶽在它眼中隻是一些小小的泥丸,五湖四海在它眼中隻是一些小小的杯盞。古代神話中善釣大魚的任公子,曾經釣過一條大魚讓全國人吃了一年,見了它也隻好甘拜下風。夏朝時候有窮氏之君後羿,曾經射落過九個太陽,見了它也不敢引弓。他們都隻有放下釣竿和弓箭,望之興歎。甚至開天辟地的盤古打開天門一看,也目蹬口呆。至於海神、水伯、巨鼇、長鯨之類,更是紛紛逃避,連看也不敢看了。
李白《大鵬賦》,淋漓盡致地抒發了他從少年時代以來,一直在心頭洶湧澎湃,而且越來越強烈的豪情逸致,讀來令人感到極致的痛快。
李白賦中的大鵬出於莊子寓言。大鵬的形象,在莊子文中誕生,在李白賦中完成。從此,大鵬作為一個壯誌淩雲,博擊萬裏的巨大形象,彪炳於文學史冊。但莊子和李白寫此形象的目的以及形象的內容卻有許多差別。莊子寫大鵬的目的,是說其與小小的斥鷃本無高下之分,莊子也未以大鵬自喻;李白則不然,他是以大鵬自比,寄托自己的遠大誌向。《大鵬賦》繼承了莊、屈浪漫主義手法及楊、馬、班、張排比鋪陳的文風,開始形成李白自己獨特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