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藥山高僧惟儼二首》賞析

士與僧的交往,為禪林平添了不少風流。此詩記述了詩人向一代高僧問禪訪道的逸事。此詩的詩眼在於“無餘說”與“嘯一聲”。大道無言,故無餘說,既無餘說,便於月下長嘯,讓一個人的身、心、聲與大自然的峰、雲、月完全融合為一體。詩中的“雲在青(霄)天水在瓶”乃一名播千秋的絕句,引發了不少後世學人與禪子的褒讚。極有氣勢的當推宋僧北海心的吟偈:“雲在青天水在瓶,平生肝膽向人傾。黃金自有黃金價,終不和沙賣與人。”好一句“黃金自有黃金價”,其豪情幹天,可謂深得禪趣。

披雲月下,崇岡長嘯,一直是前人悟證天地至理而無法言說時所鍾愛的一種抒懷方式。無論禪者還是道家亦或儒子,均明曉天人合一之大道,並從中得到法悅。元人葉頤有首詩便深具禪韻。詩中有小記,雲:“七月望夕,予曳杖步月,直造峰頂,高吟朗詠,豁然長嘯,興盡而返。 明日山下居人,鹹言聞清嘯,驚醒塵夢者數十家。予因賦詩以紀其事雲。”下麵便是其詩:“藜杖策風輕,芒鞋步月明。鶴翻青徑影,猿度翠岩聲。草露沾衣冷,鬆泉漱石清。崇岡發長嘯,塵世夢驚醒。”無獨有偶,不僅東土的智者,便是大洋彼岸的覺者也深諳其中醍醐灌頂之妙。美國禪宗詩人加裏斯·奈德(1930~),深得東方禪趣,他的一首《麵對群山》用現代詩句詮釋了他對中國古代高僧們的禪趣的向往:“他爬到泛著泡沫的小河邊。他攀著峭壁而上。他把一根手指頭伸進水裏,一直探到水池的深處;接著把雙手全部沒入水中。他把一隻腳伸進池子。他扔石子兒進池。他雙手在水麵拍擊。他起身,昂首高呼,麵對急流、群山,雙手上舉,狂嘯三聲。”如此筒筆白描卻如此細膩入神,真可謂三昧之作。

原文《贈藥山高僧惟儼二首》

[唐代] 李翱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鬆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霄水在瓶。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嘯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