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族侄評事黯遊昌禪師山池二首》譯文及注釋

譯文
就像慧遠公喜愛謝靈運一樣,昌禪師也喜歡我,並為我開啟禪關。
坐在蕭疏的鬆石上,就像坐在佛教聖地清涼山。
花空色不染,心與水俱閑,全身空淨。
一坐禪關就是一小劫,天地無一實在。

正值你讀經讀得天花雨紛紛飛落之時,我來做客,秋水清落而池塘金底顯見。
青色錦墊鋪在條石上一片清涼,楊樹上掛著疏稀的綠葉。
高僧你手揮白絲玉柄拂塵,童子為你獻上秋天的霜梨。
現在雖然是黃昏時刻,蘿藤籠煙,愛你山池佳景而不忍心離去。

注釋
⑴《唐書·百官誌》:大理寺,有評事八人,從八品下。
⑵《蓮社高賢傳》:謝靈運為康樂公主孫,襲封康樂公。至廬山,一見遠公,肅然心服,乃即寺築台,翻《涅槃經》,鑿池種白蓮。時遠公諸賢同修淨土之業,因號白蓮社。
⑶《曆代三寶記》:即立禪關於閑曠地。
⑷《法苑珠林》:代州東南五台山,古稱神仙之宅也。山方三百裏,巉岩崇峻,有五高台。上不生草,唯鬆柏茂林,森於穀底,地極嚴寒多雪,號曰清涼山。經中明文殊將五百仙人往清涼山說法,即斯地也。所以古來求道之士,多遊此山,遺窟靈跡,即目極多。胡三省《通鑒注》:五台,在代州五台縣,山形五峙,相傳以為文殊示現之地。《華嚴經疏》雲:清涼山者,即代州雁門五台山也。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五峰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台,故曰五台。
⑸《釋迦方誌》:索訶世界,一大劫中,千佛出世,尋夫劫波之號,不可以時數推之。假以方石芥城,準為一期之候。中含四大中劫,謂成、住、壞、空也。如從十歲增至八萬,複從八萬至於十歲,經二十反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成劫,以年算之,則經八千萬萬億百千八百萬歲也,止為一小劫耳。《隋書》:每佛滅度,遺法相傳,有正、象、末三等淳漓之異,年歲遠近,亦各不同。末法已後,眾生愚鈍,無複佛教,而業行轉惡,年壽漸短,經數千百載問,乃至朝生夕死。然後有大水、大火、大風之災,一切除去之,而更立生人,又歸淳樸,謂之小劫。每一小劫,則一佛出世,《法華經》:大通智勝佛破魔軍已,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諸佛法不現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結跏跌坐,身心不動。偈曰:世尊甚希有,一坐十小劫,身體及手足,靜然安不動。
⑹《涅槃經》:觀一切法,本性皆空。僧肇《維摩誥經注》:二乘觀空,惟在無我,大乘觀空,無法不在。
⑺《法華經》:是時天雨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曼殊沙花、摩訶曼殊沙花,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⑻《彌陀經》:七寶池底,純以金沙布地。梁元帝詩:“飄花拂葉度金池。”
⑼玉柄,謂塵尾。

原文《同族侄評事黯遊昌禪師山池二首》

[唐代] 李白

遠公愛康樂,為我開禪關。
蕭然鬆石下,何異清涼山。
花將色不染,水與心俱閑。
一坐度小劫,觀空天地間。

客來花雨際,秋水落金池。
片石寒青錦,疏楊掛綠絲。
高僧拂玉柄,童子獻霜梨。
惜去愛佳景,煙蘿欲瞑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