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行舟二首》賞析

宋代理學家的詩,往往純粹說理,陳腐可厭,用語則俚俗不堪,常被後世攻訐。朱熹的詩,雖然也講理,但經常能寄情於景,寓理於趣,清巧綿密,令人喜愛。這兩首小詩,寫乘舟在江中航行時的所見所思,第一首直書感受,富有生活理趣;第二首著意渲染山水,寄托坦蕩胸懷,都是宋人絕句的成功之作。

第一首詩,重點在表現清晨醒來時的瞬間感想。起筆從未睡前寫起。詩人乘著一隻小船,航行在江中,晚上,下起了雨,他仍然披著蓑衣,站在船頭,觀望著夜景。船兒頂風冒雨前進著,天黑,什麽也見不著了,他回到船艙睡,傾聽著外麵的風浪聲,浮想聯翩。前兩句雖是直寫經過,但頗多轉折。“雨一蓑”,很鮮明地描繪出船在雨中行走時詩人的形態,大有唐張誌和“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漁歌子》)及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的瀟灑,反映出詩人隨境而安,襟懷大度。同時,詩人晚上冒雨眺望,表現出對山水的迷戀,白天的景色之美也就不言而喻了。次句寫滿江風浪,換個角度,改用揣測語氣。又以“夜如何”之“夜”與上“昨夜”之“夜”有意相重,可見詩人這時已不在船頭,已經進艙睡覺。他在艙中,耳聽風浪之聲,因而發出這樣的疑問;通過這一問,又點出入睡後風浪又加大了許多。三、四句說自己清晨醒來,趕快卷起篷窗往外看,見到兩岸景色原來和昨天一樣,依然滿目是青山綠樹。這兩句承“夜如何”而來,看似不接,實際上接得很巧。“夜如何”包蘊著很廣泛的意思,其中最主要的是:想知道這一夜的大風大雨,是否使昨天所見的秀麗景色改變了呢?所以詩接寫醒來就忙忙地卷篷要看個究竟。這樣一蓄勢,答案出來後,我們更能體會到他見到青山無恙,綠樹常青後的欣喜。這一心情,從“依舊”二字強烈地表現了出來。同時,“青山綠樹多”又遙呼首句他冒雨賞春的迷戀之感。

詩寫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常年旅行在外的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所以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從詩人對風雨的坦然及對青山綠樹經曆風雨而依舊的讚歎,我們還可以尋繹出詩人所發揮的哲理:禁得起風吹雨打的人處變不驚,禁得起考驗的人精神不磨,勇氣常存,就如眼前的青山綠樹一樣。

第二首寫青山綠水,小舟啼鵑,是第一首的延續。詩人在上首著重表現對青山綠樹的賞鑒依戀之情,這首便從兩岸青山切入。第一句描繪山的青,峰巒重疊,生機勃勃。“鬱鬱”二字寫樹,但隻通過樹陰的濃鬱來表達樹的茂密,避免了質直的描寫。次句承上句“層巒”而來,引出江水,表明自己是乘舟在水中航行,寫得很輕靈。“去無聲”三字很值得玩味一番。首先使人想到舟船航行在水中悄無聲息,又使人想到江水平靜地流淌,悄無聲息,還使人想到兩岸的群山密林,也都悄無聲息,詩人便被這寂靜的世界所深深地陶醉了。通過前兩句,呈現了一派和穆恬淡的世界,與第一首所寫的滿江風浪、漫天雨絲成鮮明對比,使人有置身畫中的感覺,分外賞心悅目。

下半以問句作過渡,導景入情,接得很密,轉得很穩。詩人麵對著青山綠水,賞玩不盡,忽然一隻小船闖入他的視線,衝破濛濛煙水,飄然遠颺,打破了眼前的岑寂。這船引發了他的遐想,他不禁設問:那是誰的船?它要往何方?從這一問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詩人已由對景物的熱愛,轉而羨慕起住在這裏的人,從而勾起了他的羈旅情懷。由此,詩在末尾抒情,但竭力蕩開,純用景語作暗示,說兩麵山中傳來了陣陣杜鵑的啼聲。這樣的表達十分含蓄,杜鵑的叫聲是“不如歸去”,他寫杜鵑啼鳴,正是寄托自己離鄉背井的愁思,但出語仍是那麽的清絕,令人擊節。

全詩前後兩半的對比色彩很明顯,前兩句寫靜,山水寂寞,綠樹蔥翠;後兩句寫動,小舟衝破煙波,杜鵑應答酬和。這樣描寫景色,正隱示了詩人心情從恬靜到激動的過程,使詩不是如一般的寫景詩單獨地停留在寫景上。朱熹的詩就是如此,凡要表現一個內容,總要捎帶上一些該內容以外的東西,同時往往又不肯明白地說出來。

參考資料:
1、張鳴.宋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437-438
2、李夢生.宋詩三百首全解:複旦大學出版社,2007:252-255

原文《水口行舟二首》

[宋代]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
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樹多。

鬱鬱層巒夾岸青,春山綠水去無聲。
煙波一棹知何許?鶗鴃兩山相對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