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桃花羞作無情死》賞析

在這首小令中,作者淡淡地寫出了傷春自憐的哀傷。這表麵上看是一首傷春傷離之作,但事實上卻是借著傷春抒寫傷懷之情。

上闋寫春闌花殘,豔麗的桃花被東風吹落,飄零殆盡。然而,豔麗嬌柔、多情婉轉的桃花無法接受無情的死,多情的花總要有某種多情的死法。 “感激東風”是觀花的作者所發的感慨。東風把嬌紅的桃花吹落,沒有任它委於塵土泥濘,而是吹它飛進了容若的小窗,讓它來陪伴容若這個傷情的人共度殘留的春光。看到桃花無可奈何的命運,作者也感傷起了自己,從下片開始,“誰憐辛苦東陽瘦”,便是作者的自況。

下闋先點出作者為春殘懊惱,而慵懶無聊,下接以結句,加深加濃了傷春之意,心靜下來了,可是思念之情卻更加強烈。納蘭性德以沈約自況,形容自己像沈約一樣病容憔悴、抑鬱多疾。沈約和作者是一樣的美男子,有才有德,作者以沈約自比,既是說自己風流才俊,更是感傷自己身體單薄。這個典故用的十分貼切自然,交代了心境,也寫出了實情。而後所接之句“也為春慵”,更是說出自己的身心之所以如此慵懶,並非是為其他閑雜之事所累,隻是春天就要結束了。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雖然作者認為桃花妖豔,卻還是比不上芙蓉的清幽芬芳。不過,作者這裏所指的芙蓉並不是荷花,傳說唐朝李固在考試落第之後遊覽蜀地,遇見一名老婦人,這個老婦人對他說,他明年會在芙蓉鏡下科舉及第,再過二十年還有拜相之命。於是心灰意冷的李固再次去參加考試,果然中第,而且榜上正好有“人鏡芙蓉”一語,正應了那老婦的預言。作者也是因病失去殿試的機會,和落第等同,所以,在這個背景下,作者所說的芙蓉應當是指“芙蓉鏡”的典故了。於是,自然而然的,接下去的一句“一片幽情冷處濃”,正是寫了自己懊惱的“幽情”。

這一首《采桑子》上、下片相對比較緊湊,但是全詞似傷春又不似傷春,頗值得多加玩味了。

參考資料:
1、(清)納蘭性德著;聶小晴注譯.納蘭詞全編箋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5-27頁
2、小橋流水著.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納蘭詞經典鑒賞:中國畫報出版社,2013.05:第12頁
3、龍建春著.人間何處問多情 《納蘭詞》“情”解:貴州人民出版社,2010.06:第121頁

原文《采桑子·桃花羞作無情死》

[清代] 納蘭性德

桃花羞作無情死,感激東風。吹落嬌紅,飛入閑窗伴懊儂。
誰憐辛苦東陽瘦,也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