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一開始就對鄭所南所畫的蘭抒發自己的感受。但這種感受是作者通過自己的想象把鄭所南所畫的蘭加以改造後而抒發的。鄭所南畫的是不著土地的蘭花。而作者想象這畫中的蘭花,在肅殺的秋風裏已變成了茅草。這裏作者用了屈原《離騷》中“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的詩意,以此手法,表明宋亡之後,不僅國土慘遭蒙古族統治者的蹂躪,而且許多人有的受到摧殘,有的變節,有的抗元複國的意誌消磨殆盡。而且是整個“南國”一片淒涼,毫無複國的生氣了。這兩句寫出南宋滅亡之後,在蒙古族殘酷統治下,抗元複國的鬥爭已逐漸消沉的情狀。
後麵兩句轉而讚揚鄭所南。說隻有鄭所南忠於南宋之心依然堅定不移,他用自己的淚水和著墨水畫蘭,以繪畫的方式寫出又一部《離騷》。從而表現了鄭所南堅貞的民族節操和堅定的愛國信念。作者讚揚鄭所南,實際也表達了自己絕不屈服於任何暴力的民族氣節。
全詩用反襯手法。前兩句用比的手法表現在蒙元殘酷統治下人們抗元複國鬥爭日益消沉的景象,後兩句寫鄭所南堅貞之節依然不變,以前麵兩句反襯後麵兩句,見出所南堅貞之誌和愛國精神的可貴。正如孔子所說的:“歲寒知鬆柏之後凋也。”
- 參考資料:
- 1、潘人和.儒道釋詩匯賞 儒詩卷:海峽文藝出版社,1996: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