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恒不一見。】
起筆便寫山市奇特,為“縣八景之一也”,且數年難得一見。
【孫公子禹(yǔ)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míng),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méng),始悟為山市。】
二變為宮殿。“碧瓦飛甍”展現出宮殿的宏偉壯觀,有點明人看的清晰、真實。山市二字點名主題。
【未幾,高垣(yuán)睥(pì)睨(nì),連亙(gèn)六七裏,居然城郭矣。】
三變為城郭。“高垣睥睨,連亙六七裏”這九個字,以虛代實,以略代詳。
【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曆曆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mǎng)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粗略的勾勒了一個龐大城市的規模和輪廓。“曆曆在目”再現了山市的清晰。“以億萬計”運用了誇張的手法,顯示出城市繁榮的景象。由陰而晴。
【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xiāo)漢。樓五架,窗扉 ( fēi ) 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
由陰而晴。四周變為危樓。”直接霄(xiāo)漢”突出樓高大、聳立的情狀。
【樓上人證來屑(xiè)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yú)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ì)不可見。】
“樓上人證來屑(xiè)屑,或憑或立”寫樓上人的活動、風姿和神態,形象生動,使讀者似乎觸摸到“山市”裏的人情風俗氣息。樓的變化:由高而低,由大而小,由有而無。此處筆觸細致入微,令人叫絕。“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ì)不可見。”寫歡迎的消失,描繪了為樓的變化,使人目不暇接,又回味無窮。
【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sì),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雲。】
末尾補敘,再寫山市的多姿。“又聞”側麵證明“山市”之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