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韋諷上閬州錄事參軍》賞析

此詩二十句可分為三段,三段的內容既互相平行割層層遞進,既各自獨立割互相聯係,表現了詩人感時傷亂,憂國憂民的複雜心情。

開篇八句為第一段,前四句為第一層,描繪出一幅戰爭連綿未斷、民生哀聲遍野的景致,寫出了國運艱難,重心落在人民疾苦上。十年的戰亂,慘重的徭役負擔,逼得人民啼嘰號寒,哀聲遍野。這一層概括了當時形勢翻人民的苦難。但當時的戰爭是一場捍衛統一的正義戰爭,因而對戰爭造成的疾苦,詩人未作更多的譴責,這裏如實寫出,目的是為下一層作鋪墊。接著四句為第二層,”庶官務割剝,不暇憂反側“,揭示出最嚴重的時弊和人民疾苦的真正根源。那些官吏們雪上加霜,瘡口撒鹽,不顧人民死活,專務敲骨吸髓,各種苛捐雜稅,造成了民心不安。詩人對庶官的譴責,對民生艱難的憂憤,情感深切“賢者貴為德”與“庶官務割剝”形成對照,托住上段,啟開下文。

中間八句為第二段。“韋生富春秋,洞徹有清識。操持綱紀地,喜見朱絲直。”詩人稱讚友人見識卓絕、正直無私。“當令豪奪吏,自此無顏色”,表露出詩人把友人列為“賢者”,希望友人救民於水火,懲治貪官汙吏。“必若救瘡痍,先應去蟊賊”二句,正麵表達了詩人“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思想,揭示了封建官吏“盜賊本王臣"的罪惡本質。

最後四句為第三段,“揮淚臨大江”,大江的奔流猶如詩人的淚水,“高天意淒惻”,詩人的淒惻之情就像浩渺的天空,流露出詩人關切人民痛苦,對韋存在著很大希望,故既告之以理,割動之以情。這揮淚,不隻是為私人交誼。“行行樹佳政,慰我深相憶”寫出了詩人利用友誼來勉勵對方,希望韋諷此去不斷的為人民做點好事。把詩人的友情和憂國優民之情糅合一體,水乳難分、似漆如膠。

此首送別詩,概括描寫了戰亂中人民的苦恨,揭露了當時社會橫征暴斂的真實情況。言辭犀利,感情強烈,內容深刻,氣度恢宏。

參考資料:
1、張學文.唐代送別詩名篇譯賞:重慶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117-120

原文《送韋諷上閬州錄事參軍》

[唐代] 杜甫

國步猶艱難,兵革未休息。
萬方哀嗷嗷,十載供軍食。
庶官務割剝,不暇憂反側。
誅求何多門,賢者貴為德。
韋生富春秋,洞徹有清識。
操持綱紀地,喜見朱絲直。
當令豪奪吏,自此無顏色。
必若救瘡痍,先應去蟊賊!
揮淚臨大江,高天意淒惻。
行行樹佳政,慰我深相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