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首聯:“漢朝陵墓對南山,胡虜千秋尚入關。”“陵墓”:皇帝的墳叫做陵,王侯以下叫做墓。“南山”,終南山。“漢朝陵墓對南山”:是說漢朝皇帝的陵及其大臣的墓與終南山相對。如高祖長陵在鹹陽北原,即今陝西鹹陽市東北;武帝茂陵在今陝西興平縣東十五裏;霍去病墓在茂陵東北二裏。長安在終南山之南,是漢高祖建都之地,有險固可守,又在內地,是京都和陵墓所在之處,不容侵犯的意思。然而,在東漢覆亡之際,陵墓卻被發掘。“胡虜千秋尚入關”;這句緊接上句,好像也是說的漢朝。但“千秋”是指漢朝陵墓被發掘的千年之後,則早已是唐朝了。胡虜,指吐蕃、回紇等。關,指蕭關,唐時蕭關在甘肅固原縣北。“尚”,又。這句是說:不料在千年之後(實際不是千年,因七律每句限於七字,故以“千秋”指其概數),吐蕃糾合吐穀渾、黨項等族侵入蕭關,攻入長安(唐時京都也在長安),陵墓同樣被發掘。
次聯:“昨日玉魚蒙葬地,早日金碗出人間。”
這一聯寫陵墓被發掘的情況。昨日、早時,極寫陵墓被發掘得快、景象之慘。玉魚、金碗均皇家用以陪葬的寶物。《西京雜記》:漢楚王戊太子死,用玉魚一對殉葬。“金碗”:戴叔倫《贈徐山人》詩:“漢陵帝子黃金碗。”“蒙葬地”,是說殉葬的珍寶蒙藏在葬地。這又是說的漢朝事,其實唐代宗寶應二年(763年),吐蕃等攻入長安,燒毀房屋、殘害百姓、發掘陵墓、無惡不作。隻是有些事情,杜甫不好直說,不忍直說,所以寫得含蓄曲折。
三聯:“見愁汗馬西戎逼,曾閃朱旗北鬥殷。”
這一聯,寫杜蕃不斷入侵。繼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糾合紅穀等族,號二十萬人入侵長安,代宗逃往陝州(河南陝縣)。次年,唐將仆固懷恩背叛,引回紇、吐蕃十萬人入侵,京城戒嚴。永泰元年(765年),仆固懷恩引回紇、吐蕃等族十萬人入侵,深入到奉天,京城戒嚴。所以說:“愁見汗馬西戎逼”。“汗馬”,是說在作戰中,馬奔跑出汗,指抵敵危急、緊張。“西戎”,指吐蕃等。這句是說,見吐蕃等的入侵而發愁。敵人聲勢浩大,十分猖獗,他們朱旗閃動,照耀天空,好像北鬥星也成為紅色了(北鬥星下對長安)。“殷”,紅色。
末聯:“多少材官司守涇渭,將軍且莫破愁顏。”
“材官”:勇武有謀能征善戰的將領。“涇渭”,指長安西北涇渭二水流經之地,乃吐蕃入侵之路。“多少材官守涇渭”:有多少智勇雙全、能征善戰的良將,扼守涇渭要道呢?據《資治通鑒》載:召郭子儀屯涇陽,命李忠臣屯東渭橋,李光進屯雲陽,馬璘、郝庭玉屯便橋,李抱玉屯鳳翔,內侍駱奉仙、將軍李日越屯周至,同華節度使周智光屯同州,鄜坊節度使杜冕屯揚州。其中郭子儀當然是良將,其他的,恐怕很少能及郭子儀。但代宗信任的是太監程元振和魚朝恩,他聽了這兩人的讒言,曾讓郭子儀解除兵權閑居,隻是在國難頻仍之時,寵信的太監手足無措,才起用郭子儀,守涇渭之時,郭的兵力也不夠。當時獨孤及上疏說:“擁兵者、第館亙街陌、奴婢厭酒肉。”可見不少武官已趨於腐化,怎麽能擁兵獲勝呢?“材官守涇渭”,是說守涇渭的將領也不算少,但良將少,加之寡不敵眾,於是肅宗決定憑借郭子儀的威望,使之與回紇談判,借回紇之助。這是失策的做法。但杜甫未明指皇帝昏庸無能,隻以“將軍且莫破愁顏”一句責諸將不能禦敵,提醒他們不可忘憂失警。“且莫破愁顏”的“且”字,是暫且的意思,對諸將之腐化雖有諷刺之意,但筆鋒是針對皇帝的。
其二
這首承上首仆固懷恩引吐蕃、回紇兵入侵的事和借助回紇的史實。而借用回紇兵是出於肅宗的短見。當時李泌(李泌字長源,曆仕玄、肅、代、德四朝,以圖謀劃策見重,位至宰相,封鄴縣侯,世稱李鄴侯)給肅宗製定的正確戰略是:使名將李光弼、郭子儀從馮翊入河東,分兩路牽製叛軍。朝廷駐軍扶風,與郭、李兩軍分次出擊,使叛軍疲於奔命。唐軍以逸待勞,避實擊虛。再命建寧王李倓率兵配合李軍攻占範陽,覆其巢穴、說可破賊。肅宗不用,他急欲收複兩京,不惜以勞攻逸,和叛軍打硬仗,攻堅城,一切違反李泌的戰略。這就使唐軍陷於兵力不足,不得不求助於回紇,這就是肅宗的錯誤決策造成的。這首詩,表麵上在批評諸將無用,不能製止外患,反而借助外力,實際是說肅宗無能。
首聯:“韓公本意築三城,擬絕天驕拔漢旌。”
“韓公”,即唐張仁願,封韓國公。“築三城”:唐中宗神龍三年(707年),張仁願到了朔方軍,治所在靈州(甘肅靈武),築三受降城(城牆),以防止突厥南侵。“天驕”:胡人自稱為天之驕子,轉指少數民族首領。“拔漢旌”:拔去漢人的旗幟,即侵犯。這一聯是說,張仁願築三受降城的本意,是要斷絕突厥的南侵。
次聯:豈謂盡煩回紇馬,翻然遠救朔方兵。
“豈謂”,哪裏料到。“盡煩”,太煩勞。“回紇馬”,回紇的騎兵。“翻然”,反而。“朔方兵”: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所以稱他統帥的部隊為朔方兵。這一聯是說,如果按李佖的戰略,完全可以破賊,卻弄得反而要求助於遠處的回紇,真是太煩勞別人了。語含諷刺。也說明這種作法和張仁願築三城的本意相反,是引狼入室。
杜甫一貫主張依靠朝廷的力量平叛,反對借助回紇兵平叛。他在幹元二年(759年)秋寫的《留花門》一詩中鮮明地反對借兵回紇(花門即回紇),其詩曰:“高秋馬肥健,挾矢射漢月。自古以為患,詩人厭薄伐……胡為傾國至?出入暗金闕……公主歌黃鵠,君王指白日。連雲屯左鋪,百裏見積雪……田家最恐懼,麥倒桑枝折。……胡塵逾太行,雜種抵京寶。花門即須留,原野轉蕭瑟。”
三聯:“胡來不覺潼關隘,龍起猶聞晉水清。”
“胡來不覺潼關隘”:這句是承首聯,說築三城以防胡也要靠將士起作用,否則即使是潼關的險要,安史叛軍來時,不覺得它的險要,被攻破了。從而顯出人才的重要。
“龍水猶聞晉水清”:聽說唐高祖在晉陽起兵時,晉水清了;又聽說至德二年(757年)夏曆七月,嵐州合關河清三十裏,九月廣平王(代宗)收西京。“猶聞”,是說過去聽說,現在又聽說。但情況有所不同:高祖起兵晉水,以有天下,建立了唐朝,也曾請兵突厥,其後突厥恃功侵犯,卻能製伏他。這既是太宗的能耐,也是他善用人才,如當時大將李靖、李勣等都是能征善戰的勇武之士;廣平王(代宗)收西京,也曾河清三十裏,他借兵回紇卻是引狼入室,後患無窮。這說明為國家的能力問題,實在太重要了。人謂“聖人出則黃河清”,原是對皇帝的恭維話,不足為據。這就自然地歸結到末聯:“獨使至尊憂社稷,諸君何以答升平”。“至尊”,指代宗。末句責諸將隻知坐享太平,不圖報國。明是批評諸將,暗是指責代宗。透露出作者對國難關切的心情和對借兵回紇是失策的感歎,顯示出作者的遠見和深心。
這首詩指責諸將無用,不能製止外患,反而錯誤地借助外力,實則指責朝廷大政方針的失策。
其三
這首是承上首“胡來不覺潼關隘”,接寫安史亂平後,其餘黨並未真正歸順朝廷。
首聯:“洛陽宮殿化為烽,休道秦關百二重。”“洛陽宮殿化為烽”,這是指洛陽兩次被兵火所毀。一次是天寶十四載(755年)毀於安祿山,一次是幹元二年(759年)再毀於史思明。“秦關”,指潼關。“百二重”:“百二”,是說潼關二萬兵足以當敵百萬。“重”,險固。“洛陽”二句是說,宮殿都保不住,不要誇口說秦關兵二萬足以當敵百萬。
次聯:“滄海未全歸禹貢,薊門何處盡堯封?”
“滄海”,即現在的河北、山東東部。“薊門”,即今河北北部。“禹貢”、“堯封”:這裏是指國家版圖。這兩句是說,滄海、薊門一帶,仍被歸降的安史餘黨李忠臣、田承嗣、薛嵩、李懷仙、李正己等所盤據,他們擁兵割據,自設將吏,不向朝廷繳納貢賦,實際並未歸順朝廷,所據地區未歸入國家版圖。
三聯:“朝廷袞職雖多預,天下兵儲不自供。”“袞職”,朝中大臣。“預”:參與。當時朝中大臣多兼地方節度使重任,將相不分。“兵儲”,指軍需供給。“朝廷”二句是說,雖然朝中大臣兼任地方節度使的重任,但他們不屯田積糧,而加重賦斂和扣留朝廷糧餉。所說“天下兵儲不自供”。這實際是指出朝廷用人不當所致。
末聯:“稍喜臨邊王相國,肯銷金甲事春農。”“王相國”,即王縉,作過相國,遷河南副元帥。“事春農”:指讓軍隊屯田以自給。“稍喜”二句,說稍微可喜的是王相國還能注意讓邊軍屯田,以減輕一點朝廷的負擔。
這首表麵上是責諸將不知屯田積糧以解決軍食,實際上也是指責朝廷無能。
其四
這首承上一首的朝廷用人不當,進而寫宦官專權。
首聯:“回首扶桑銅柱標,冥冥氛 未全銷。”
“回首”:楊倫注:前三首皆北望發歎,此首方及南望,故曰“回首”。“扶桑”:泛指南海一帶。唐時嶺南道有扶桑縣,屬禺州。“銅柱”:東漢馬援所立,以為漢之極界;玄宗時,何履光以兵定南詔,曾複立馬援銅柱。氛:妖氣,指戰亂叛離之氣。時南詔背唐,與吐蕃連結。廣德元年(763年)夏曆十二月,官市舶使呂太一逐廣南節度使張休,縱兵大掠(見《舊唐書·代宗記》)“回首”二句是說,回首看到銅柱標誌的南方疆界,戰亂之氣未歇。“越裳”:南方國名,地接交趾,《後漢書·賈琮傳》載:交趾土多珍產明璣、翠羽、王毒瑁、異香、美木之屬。南海明珠:《太平禦覽·珍寶部》二,引《鄒子》:“珠生於南海。”“越裳”二句,說南方各地,因戰亂離貳,貢賦皆絕。
三聯:“殊錫曾為大司馬,總戎皆插侍中貂”。“殊錫”:特殊的寵賜,猶異寵。“大司馬”即太尉。“總戎”,總兵,即元帥。這裏指一般將帥及節度使而有“侍中”之銜的,沒有例外,所以說“皆”。其冠以貂尾為飾,所以說“總戎皆插侍中貂”。但最受異寵的是宦官。如宦官李輔國,因擁立肅宗、代宗之功,判元帥行軍司馬,專掌禁軍,又拜兵部尚書;宦官魚朝恩,因吐蕃攻占長安,代宗幸陝,衛隊逃散,有奉迎代宗之功,被任命為天下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專掌神策軍;宦官程元振,因與李輔國一起擁立代宗有功,而任驃騎大將軍,“盡總禁兵,不逾歲,權震天下”(《新唐書·官專》)。後來魚朝恩不僅控製了軍政大權,而且兼判國子監,控製了文教大權。朝中公卿無人敢諫。事實證明,從玄宗開始,唐朝的皇帝一代代傳下來,認為最可靠的是他們的奴才——宦官。但這種“奴才哲學”卻毫不留情,他讓“主子”們吃自己釀成的苦酒。這就是唐朝中期以後愈演愈烈的“宦官之禍”的由來。
末聯:“炎風朔雪天王地,隻在忠良翊聖朝。”
“炎風”,指南邊疆土;“朔雪”,指北邊疆土。“天王地”:春秋時稱周天子為天王,以借指當代君主,即《詩經》所謂:“普天之下,奠非王土”。這又聯係到上一首中的“滄海未全歸禹貢,薊門何處盡堯封”即祖國領土不容分裂、不容他人盤據任何一方。要做到這一點,那就“隻在忠良翊聖朝”,隻有靠忠良的諸將來輔佐聖朝了。這兩句,是勉勵諸將為國效命,恢複國家舊有版圖。
這一首,主要是指責朝廷失控,軍政大權為宦官所左右,詩人正為此心憂。
其五
這一首讚嚴武,責鎮蜀諸將平庸。
“錦江春色逐人來”,詩人於公元766年(大曆元年)夏曆五月離開成都草堂,雖然已入夏令,而“錦江春色”仿佛就在眼前。“逐人來”指緊緊跟隨人後不肯離去。“錦江春色”因這三字而收到人格化的藝術效果。詩人用他對成都風物的美好回憶作為最佳讚辭,以此開端,也使人立即憶起了他寫於成都的《登樓》中的名句:“錦江春色來天地。”
“巫峽清秋萬壑哀,”杜甫客寓成都時,曾入嚴武幕府。嚴死不久,他出蜀東下,流寓夔州。此時距嚴武之死,才過一年。夔州地接巫峽,又值秋季,詩人回憶成都舊遊,不禁百感交集,頓覺“萬壑”生“哀”,很自然地就觸動了對去世未久的嚴武的深切悼念。通過描寫錦江巫峽兩地不同時令特征,為後麵展示詩人對嚴武的回憶製造了適宜的氣氛。
“正憶往時嚴仆射,共迎中使望鄉台。”二句追“憶”在嚴武幕時,曾陪嚴武於望鄉台“共迎中使”的“往”事。情景依然,誰知嚴已成古人。嚴武死後,追贈尚書左仆射,因而稱為“仆射”。“中使”,宦官,皇帝所派宮中特使。“望鄉台”,在成都縣北。“主恩前後三持節,軍令分明數舉懷。”接前兩句寫了嚴武鎮蜀業績。上句寫唐“主恩”寵之隆,嚴武剖符“持節”一任東川節度使,兩任劍南節度使。“三持節”是對嚴這一經曆的最好概括。下句寫嚴武的儒將風度。嚴武治軍甚嚴,賞罰分明,但又好整以暇,多次與杜甫“舉杯”飲酒,開懷賦詩,不愧兼擅文經武略。
“西蜀地形天下險,安危須仗出群材。”西蜀北有劍門,東有夔巫,“地形”號“天下”“險”阻。嚴武坐鎮其間,堪稱李唐王朝最“須”倚“仗”的“出群”之“材”。末二句是對嚴武鎮蜀整個曆史過程的藝術概括,也是對他文武全才的充分肯定。
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嚴武再次鎮蜀,後為高適取代,不久就有徐知道的叛亂及鬆、維、保三州的陷落。公元764年(廣德二年)三次鎮蜀,曾大破吐蕃兵。後“以疾終”,郭英乂代之,不數月而有崔旰之亂,英乂被殺。“安危”指轉危為安。它是全詩的高潮和總結。詩人的激情在這裏再次得到藝術體現。它深刻指出:如果西蜀付托非人,隨時都可能出現嚴峻形勢。
這是一首“議論時事”,可當“紀傳”讀的七律詩。開頭、結尾都以激情取勝。中間兩聯將嚴武治蜀業績與自己有關活動,用追“憶”形式娓娓道出,與一般“吟風弄月,登眺遊覽”的“任興漫作”,迥然有別。沒有杜甫“憂時之真心”和“識學筆力”(《杜詩本義》),是絕對寫不出來的。誠如黃生評說:“他人詩皆從紙上寫出,惟公詩從胸中流出,口中道出”,且“神情麵目,儼然可想,所以千秋猶有生氣”。
《諸將五首》的內容主要是以安史之亂以來的軍政大事為中心展開議論,表現了詩人對國家安危,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懷和憂慮;他極度希望君主明智有為,文臣武將用得其人,語言慷慨蘊藉,誨人良多。因每首都與諸將有關,故以“諸將”為題,實則筆鋒指向當時皇帝,體現了杜詩沉鬱頓挫的風格。
“安危須仗出群材”,這即是第五首的結語,也是《諸將五首》的中心論點,也是詩人對安史之亂以來軍政大事的感憤。
《諸將五首》是政論詩,在議論中深含詩人自己強烈的愛國感情,不僅使讀者明其理,而且激動著讀者的心靈。
- 參考資料:
- 1、周嘯天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569-570
- 2、周嘯天 等.唐詩鑒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2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