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代人賦》賞析二

這首《鷓鴣天》,題下注明“代人賦”,說明詞中抒情主人公並非作者自己。這首詞是作者代一位婦女而賦的,那位婦女的意中人剛離開她走了,她正處於無限思念、無限悲傷的境地。

“晚日寒鴉”,這是送人歸來後的眼中景。“晚日”的餘輝染紅天際,也染紅長亭古道和目之所極的一切,這是空間。夕陽愈來愈淡,夜幕即將降落,這是時間。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這空間、這時間中愈走愈遠了。“寒鴉”當“晚日”之時,自然應該尋找棲息之處,大約在繞樹啼叫吧。可是那位行人,他此刻孤孤零零地走向何處,又向誰家投宿呢?正因為這樣,那本來沒有感情的“晚日”和“寒鴉”,在那位女主人公的眼中,就變成“一片愁”了。

這首詞,是寫別愁離恨的。“愁”與“恨”,乃是全篇的基調。按照一般的構思,接下去仍然要寫愁寫恨,但作者卻並沒有這樣做,而是跳出窠臼,不再寫哀景,而是用清新愉悅的筆觸,勾畫出一幅樂景:“柳塘新綠卻溫柔。”把讀者引入春意萌動、春情蕩漾、溫馨柔美的境界。“柳塘”一詞,使人想見塘周遍植垂柳;但目前處於什麽季節,卻無從得知。聯係前麵的“寒鴉”,便會想到時值嚴冬,柳葉黃落,塘水冰封乃至完全枯竭,那景象,自然是蕭條的。然而詩人卻別出心裁,於“柳塘”之後綴以“新綠”,便立刻喚來了春天:塘周柳絲搖金,塘中春波漲綠,已夠賞心悅目了;那料到在此基礎上,又加上“溫柔”一詞。相對於嚴冬而言,初春的水顯得“溫”,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但說它“溫柔”,這就不僅表現了抒情主人公的感覺,而且表現了她的感情。這感情異常微妙,耐人尋味。那一塘春水,既倒映著天光雲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浮遊著對對鴛鴦或其他水禽。抒情主人公看到這一切,就自然感到“溫柔”,從而也聯想到她與意中人歡聚之時是何等的“溫柔”了。

“晚日寒鴉”與“柳塘新綠”,是送走行人之後相繼入目的兩種景象。不難想見,這是乍暖還寒的初春。前者就離別說,故“日”而曰“晚”,“鴉”而曰“寒”,引起的內心感受是“一片愁”。後者就相聚的回憶與展望說,故春景宛然,春意盎然,引起的內心感受是無限“溫柔”。

這首詞真可謂“工於發端”。開頭兩句展現的兩種景象、兩種感受、兩種感情所體現的複雜的心理活動,使抒情主人公神態畢現,因而以下文字,即從她的肺腑中流出。“柳塘新綠”,春光明麗,倘能與意中人象鴛鴦那樣雙雙戲水,永不分離,便青春永駐,不會白頭。而事實上,意中人卻在“晚日”將沉、“寒鴉”歸巢之時走向天涯,如果信手拈來,“相思令人老”那句古詩,正可以作為此時心情的寫照。然而文學是一種創作,貴在獨創。“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兩句就是創新,表現心緒低回宛轉,筆致可謂搖曳生姿。“無離恨”是假設,不“白頭”是假設變成事實之後希望出現的結果。可如今假設未能成立,“白頭”已是必然,於是下片緊承“離恨”、“白頭”,以“腸已斷,淚難收”開頭,盡情吐露,略無含蓄。當感情如洪水暴發,衝決一切堤防的時候,是不可能含蓄、因為也用不著含蓄的。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離腸寸斷,淚流難止。懷著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紅樓。美人送走意中人之後,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樓遙望。開始時望得見的,後來就隻見晚日寒鴉,望不見人影了。因為十分相思,望不見人影還要望,所以重上小紅樓,幻想著心上人可能仍在樓上。“相思重上小紅樓”一句,妙在一個“重”字。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後,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樓遙望。開始是望得見的,後來就隻見“晚日寒鴉”,望不見人影了。由於十分相思的緣故,望不見人影,還要望,因而“重上小紅樓”。

“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幹不自由。”明明知道亂山無數,遮斷了遠方的天空,可還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欄杆上,一直凝望。詞的最後一句進一步表現美人的癡情。美人知道,視線已被青山遮斷,已經看不到心上人,然而對情人的思念使自己不能自主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倚靠著樓上的闌幹遠望。歐陽修《踏莎行》下片雲:“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寫行人愈行愈遠,故女主人公不忍繼續遠望。辛詞則寫行人已在山外,而女主人卻頻頻倚欄遠望,無法控製自己。表現不同個性、不同心態,各極其妙。

辛棄疾的《鷓鴣天·代人賦》這首詞表麵上雖然是“代人賦”,但是實際上詞人是在寫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實現。因為,在中國古代詩詞中,一直有用香草美人寄托理想的傳統。表麵是在寫美人相思的苦悶,寄托的是詞人辛棄疾無法實現的政治理想。《鷓鴣天·代人賦》在風格上也比較特別,是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一首優美婉約詞。

參考資料:
1、陶文鵬,趙雪沛.論辛棄疾《鷓鴣天》詞[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
2、唐圭璋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2477

原文《鷓鴣天·代人賦》

[宋代] 辛棄疾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幹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