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莘老求墨妙亭詩》賞析

這首詩評價和讚揚了前人的多種碑帖,闡述了作者自己的書法美學思想,稱頌孫莘老做了一件大好事。在寫怍方法上,主要采用夾敘夾議的手法,並在敘述和議論中盡可能運用一些比喻,把抽象的概念變為具體的形象。

詩的前八句讚揚王羲之、顏真卿、徐家父子、李斯、李陽冰等書法大家的碑帖。據吳興的史料記載,墨妙亭中收藏的碑目不下幾十種。這裏隻是舉比較突出的,也是詩人比較喜歡的幾種作例子。一、二句說,王羲之用繭紙書寫的《蘭亭序》的真本,已為唐太宗殉葬,被埋進昭陵了,但他遺留下來的墨述還是像“龍跳天門”一樣,筆力造勁矯健。三、四句說,顏魯公的書法學古不泥古,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敢於大膽創新。他寫出來的字有如秋鷹一樣,筆力瘦勁。《書苑菁華》中說:“凡書通則變,歐變右軍體,柳變歐陽體,至於顏真卿等,皆得法後自變其體,若執法不變,號為奴書。”顏書不為古法所限,敢於突破唐初的墨守成規,”創新的風格,蘇軾對這一點是給予高度評價的。蘇軾早他學二王,晚他學顏真卿。他對王羲之、顏真卿是很佩服的。這兩句詩再次證實了這一點。五、六句讚揚徐浩父子,認為他們的字鋒棱藏在筆畫中,有很強的力度感。七八句說,李斯的《嶧山碑》雖然原碑焚毀了,但還有後人傳劃刻的,規範還在;他的筆法還破千他以後的李陽冰繼承下來。從以上二列舉的幾種碑帖看,詩人顯然認為,中國的書法,是有繼承有發展的。

“杜陵評書瘦硬”以下四句,詩人闡述自己的美學思想。杜甫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書貴瘦硬方通神”之句。詩人不讚同杜甫的這個見解。他說:這個觀點不公允,我不能以此為標準去評論別人的書法。高個、矮個,胖的、瘦的,各有各的神態,就像體態豐腴的楊玉環和苗條瘦弱的趙飛燕一樣,各有各的風姿,誰也不敢說她倆哪個長得不漂亮。在這裏,詩人明確主張:書法藝術的風格應該多樣化,不應強求一律。

“吳興太守真好古”以下八句,讚揚孫莘老建造墨妙亭一舉。詩人寫道:這位吳興太守是個真正喜歡古人墨跡的人;他把那些殘缺不全的碑都買下或摹寫證縑繒上。亭中擺放著刻作龜形的碑座,牆上掛著的字跡,像古代傳說中的螭一樣奇形怪狀;空齋中白天都顯得非常寂靜,隻能聽到敲打石碑時發出“登登”的響聲。這些雄奇的墨跡在江浙一帶流傳開來,親朋好友之間都誇獎王莘老做了一件好事。他給我寫信要求我作一旨詩,並且要我書寫好。為此,我才用粟尾筆把它書寫往剡溪紙上。這兩句點題。

最後四句以慨歎作結。詩人引王羲之的話說:“後世之人看我們的今天,就像我們今天看以前的人一樣;人生百歲,如風前之燈,轉眼會成為過去。將來人們回憶起我們今天為墨妙亭題詩作書一事,就會像當他劉禹錫登洛中寺北樓回憶秘書監賀知章一樣,對他的書法佩服得五體投地,還說恨不能生長在同一個時代,以便可以當麵向他請教。”這些話包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參考資料:
1、王水照 朱剛.蘇軾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53-55
2、張鳴.宋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189-190
3、孫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34-35

原文《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宋代] 蘇軾

蘭亭繭紙入昭陵,世間遺跡猶龍騰。
顏公變法出新意,細筋入骨如秋鷹。
徐家父子亦秀絕,字外出力中藏棱。
嶧山傳刻典刑在,千載筆法留陽冰。
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
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
吳興太守真好古,購買斷缺揮縑繒。
龜趺入座螭隱壁,空齋晝靜聞登登。
奇蹤散出走吳越,勝事傳說誇友朋。
書來訖詩要自寫,為把栗尾書溪藤。
後來視今猶視昔,過眼百年如風燈。
他年劉郎憶賀監,還道同時須服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