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首借喻明月來傾訴別離之情的詞。全詞純用白描手法寫出,頗有民歌風味,情感真摯,樸實自然。結構上采取重章複遝的形式,深得回環跌宕、一唱三歎的妙處。上下片主體相同,隻是稍加變化,形成鮮明的對比,匠心獨具。
上片指出他行蹤不定,在南北東西漂泊,在漂泊中經常在月下懷念他的妻子,因此感歎他的妻子不能像月亮那樣跟他在一起。下片寫他同妻子分離的時候多,難得團圓。這首詞的特色,是文人詞而富有民歌風味。民歌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不用典故,是白描。這首詞也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也是白描,很親切。民歌往往采取重複歌唱的形式,這首詞也一樣。不僅由於《采桑子》這個詞調的特點,像“南北東西”,“暫滿還虧”兩句是重複的;就是上下兩片,也有重複而稍加以變化的句子,如“恨君不似江樓月”與“恨君卻似江樓月”,隻有一字之差,民歌中的複疊也往往是這樣的。還有,民歌也往往用比喻,這首詞的“江樓月”,正是比喻,這個比喻親切而貼切。
這首詞用“江樓月”作比,在上片裏讚美“江樓月”“南北東西,隻有相隨無別離”,是到處漂泊,永不分離的讚詞。
下片裏寫“江樓月”,“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是難得團圓的恨詞。同樣用“江樓月”作比,一讚一恨,是在一篇中用同一個比喻而具有二柄。還有,上片的“江樓月”,比“隻有相隨無別離”,是永不分離;下片的“江樓月”,比“待得團圓是幾時”,是難得團圓。命意不同。同用一個比喻,在一首詞裏,所比不同,構成多邊。像這樣,同一個比喻,在一首詞裏,既有二柄,複具多邊,這是很難找的。因此,這首詞裏用的比喻,在修辭學上是非常突出的。這樣的比喻,是感情的自然流露,不是有意造作,用得又非常貼切,這是更為難能可貴的。作者經常在月下懷念妻子,所以產生上片的比喻;作者感歎與妻子難得團圓,所以產生下片的比喻。這些是作者獨具的感情,所以寫得那樣真實而獨具特色。
此詞從江樓月聯想到人生的聚散離合。月的陰晴圓缺,卻又不分南北東西,而與人相隨。詞人取喻新巧,正反成理。以“不似”與“卻似”隱喻朋友的聚與散,反映出聚暫離長之恨。具有鮮明的民歌色彩。全詞明白易曉,流轉自如。風格和婉,含蘊無限。曾季狸《艇齋詩話》:本中長短句,渾然天成,不減唐、《花間》之作。《嘯翁詞評》:居仁直忤柄臣,深居講道。而小詞乃工穩清潤至此。
- 參考資料:
- 1、周振甫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1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