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月》藝術特色

《關山月》詩不僅有著深刻的思想,而且有充沛的感情,豐滿的形象,生動的描寫。具體說來,概括性強,抒情性強,語言精練自然,圓轉流暢,是這首詩的特點。同時也可以說是陸遊在藝術上的共同特點。這首《關山月》詩的風格是沉鬱、蒼茫、悲涼、激越的。陸遊創造性運用了《關山月》這種古樂府的舊題, “關山月”原來以邊塞為題材,抒發從軍戰士懷人思鄉的內心感情。而陸遊從和戎下詔的統治集團寫到邊塞戍樓的戰士又寫到中原忍死的遺民,詩的內容豐富了,境界擴展了,思想意義也更深刻了。它的風格也不再是一味的低回哀怨而是沉鬱蒼茫、悲涼激越的了。陸遊還相當巧妙地緊扣著關、山、月三個字,去組織材料表現主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很強的抒情性。關山原是代表邊塞的地理特征,防守時總是在山勢險峻之處設置關塞。而陸遊卻突破這一限製,把關山擴大開去,從關山以內寫到關山以外。關山以內是後方,那裏朱門之內的盡興的淺斟低唱,無休止地輕歌漫舞。關山本身是前方戰士的戍樓,那裏有樓內生者的蒼蒼白發,樓外死者的累累白骨。關山以外,是淪陷區,那裏有殘暴敵人的幹戈屠殺,無辜百姓的血淚酸辛。詩人由近及遠,把幾方麵不同的事物排列在一起,深刻而生動地表現了詩人愛憎的感情、是非觀念,形象而具體地揭示出愛國和賣國兩條政治路線的尖銳對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濃鬱的抒情性。同時詩人還緊扣“月”字,利用月亮的連續變化,周而複始,來表示時間的推移、季節的轉換,這是從縱的方麵貫穿和戎詔下十五年的曆史。而且月在我們民族的傳統中象征著美好的團圓,因此守邊的戰士見了它抒發懷鄉之情;亡國的遺民見了它,牽動故國之思。可是在南宋統治集團看來,這正是烹歌煮酒的良辰美景。同是明月,在不同的政治立場、不同生活處境人們的心目當中,感受不同,反映不同;同是明月照射著朱門的歌舞,照射著前方戰士的白發、屍骨,照射著淪陷區遺民的淚痕,而且在十五年來就這麽一直照射著。歌舞沉迷,白發益多,屍骨未收,淚痕依舊。借著月光的照射,詩人從曆史到現實,把長期和戎不戰的政治局麵,作了鮮明真切的藝術概括,沉痛悲憤之情充溢於字裏行間。詩的語言也曉暢平易,精練自然,沒有劍拔弩張驚人的句子,但在客觀事實的描述中,卻更顯出一種摧人淚下、驚心動魄的力量。由此可見,說《關山月》思想性、藝術性達到了高度完美的結合,能代表陸遊詩歌的思想藝術特點,是一點也不誇張的。

原文《關山月》

[宋代] 陸遊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鬥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
笛裏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
中原幹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複,幾處今宵垂淚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