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曲·赤壁懷古》賞析

發生於公元208年的赤壁大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麵,人們登臨赤壁,無一例外地會緬想起這段往事。這場大戰是由東吳周瑜指揮而擊敗曹操的,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也還是在讚美周郎。到了元代,民間的三國故事流行,諸葛亮在大戰中的神機妙算和豐功偉績於是深入人心。

這支散曲便以諸葛亮為代表對象。作品的上片,從諸葛亮南陽躬耕的出處說起,隻在第三句憑著“笑談間”三字,隱隱點出了赤壁大戰的影子。“笑談間漢鼎三分”,簡短的一句便概括了諸葛亮建功立業的從容和遊刃有餘的才幹。然而,第四句又滑回“南陽煙雨”,可見詩人懷古的思緒,並不停留在赤壁戰場,而是進入了人生思索的更深層次。在詩人看來,諸葛亮為“漢鼎三分”的努力是付出慘重代價的,使他再不能重回隱居的生活中去,他的出山得不償失,是上了劉備的當了。“賺出”二字,用語偏激,言下有無窮的惋惜之意。這種從懷古的本景宕開一層的寫法,顯示了詩人心緒的聯翩與感慨的深沉。

〔幺〕篇用一個“歎”字領起,揭開了詩人的感情世界。原來,他是在吊古,更是在傷今。以傷今的眼光吊古,怎能不為古人歎惋。撲麵來陣陣的西風,眼前是滔滔的長江,“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一時豪傑安在。隻不過在漁夫樵子的閑談中傳說著罷了。結局如此,那麽諸葛亮何必要出山施展才幹,建立功勳。還不如留在茅廬“抱膝”、“耕雨”好呢。這四句又隻有“大江東去”四字同“赤壁懷古”隱隱關聯,其餘皆是脫羈的思緒。但前片著眼於曆史,〔幺〕篇著眼於現況;前片的首句是諸葛亮的出處,〔幺〕篇的末句則是他的“了處”。前後既對比,又呼應,合在一起,便是借懷古以抒發對現實的感慨。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緬懷周瑜,這一支曲子緬懷諸葛亮,兩者的宣泄方式不同,從“懷古”拉回到現實人生的徑路卻是一致的。

參考資料:
1、天下閱讀網.鸚鵡曲·赤壁懷古

原文《鸚鵡曲·赤壁懷古》

[元代] 馮子振

茅廬諸葛親曾住。早賺出抱膝梁父。笑談間漢鼎三分,不記得南陽耕雨。歎西風卷盡豪華,往事大江東去。徹如今話說漁樵,算也是英雄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