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詞是虞集1332年寄贈給退居吳下的奎章閣鑒書博士柯九思的,柯九思非常喜歡,“書《風入鬆》於羅帕作軸”,而且這首詞因“詞翰兼美,一時爭相傳刻,而此曲遂遍滿海內矣”。詞的確是寫得非常美。詞分上下闋,上闋寫當日奎章閣學士院柯九思執勤的日子,詞中“幾回晚直金鑾殿”句可以見出柯九思與元文宗因品題書畫而留連光景、不知更漏的情景,而“書詔許傳宮燭”也讓人明白元文宗對柯九思額外的關心,特意讓侍從掌燭送柯九思回去;下闋寫柯九思離開奎章閣學士院後的情形,依舊是春天,禦溝的冰漸漸化去,燕子已呢喃迎春,隻可惜因為柯九思不在,令人感覺不到春天的暖意。而柯九思所歸去的江南,因為柯九思的到來,花飛雨飄,春意盎然。上下闋都以春天為背景,畫麵顏色調得勻稱、明豔,意境柔和嫵媚、動靜相宜,仿佛要讓讀者跌入甜糯的燕子呢喃聲中,迷醉在花飛爛漫的東風裏。尤其是最後一句“杏花春雨江南”,全是明豔的名詞,組合在一起,有聲有色,儼然一幅濕漉漉的江南水墨圖畫,明明軟媚入骨,卻坦易明亮,可以長長久久地令人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