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春歸何處》賞析

這是一首惜春詞,表現作者惜春的心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下片惜春之無蹤影可以追尋。用筆委婉曲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後,仍不一語道破,結語輕柔,餘音嫋嫋,言雖盡而意未盡。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構思巧妙,設想新奇。創造出優美的意境。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這首詞上片是說,春天回到了哪裏?找不到它的腳印,四處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來同我們住在一起。

這首詞賦予抽象的春天以具體人的特征。詞人因為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像失去了親人似的。這樣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這首詞上片是說,春天回到了哪裏?找不到它的腳印,四處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來同我們住在一起。

這首詞賦予抽象的春天以具體人的特征。詞人因為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像失去了親人似的。這樣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

如果詞人僅僅限於這樣點明惜春的主題,那也算不了什麽高手。這首詞的高妙之處,在於它用曲筆渲染,跌宕起伏,饒有變化。好像蕩秋千,既跌得深、猛,又蕩得高、遠。上片先是一轉,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處,喚她回來,與她同住,這種奇想,表現出詞人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追求。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下片前兩句是說,誰也不知道春天的蹤跡,要想知道,隻有問一問黃鸝。

下片再轉。詞人從幻想中回到現實世界裏來,察覺到無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喚回來。但詞人仍存一線希望,希望黃鸝能知道春天的蹤跡。為什麽呢?因為黃鸝常和春天一同出現,它也許能得知春天的訊息。這樣,詞人又跌入幻覺的藝術境界裏去了。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末兩句是說,那黃鸝千百遍的婉轉啼叫,又有誰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黃鸝鳥趁著風勢,飛過了盛開的薔薇。

最後兩句寫黃鸝不住地啼叫著,它婉轉的啼聲,打破了周圍的寂靜,但詞人從中仍得不到解答,心頭的寂寞感更加重了。隻見黃鸝趁著風勢飛過薔薇花叢。薔薇花開,說明夏天已經來臨。詞人才終於清醒地意識到:春天確實是回不來了。

與一般惜春詞不同,這首詞不以景物描寫為主,而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專寫其尋春,表達對春天的愛戀,所以全詞空靈蘊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

參考資料:
1、劉建勳 .《唐宋詞華章便覽》 .廈門 :廈門大學出版社 ,1996 :169 .

原文《清平樂·春歸何處》

[宋代] 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