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文言知識

古今異義
1、或或王命急宣古義:有時今義:常用於選擇複句的關聯詞
2、雖雖乘奔禦風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一詞多義
①自自三峽七百裏中(從)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絕沿溯阻絕(斷絕)絕巘多生怪柏(極)哀轉久絕(消失)

通假字
①略無闕處,“闕”通“缺”空缺。
②哀轉久絕,“轉”通“囀”鳴叫。

詞類活用
①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奔,動詞用作名詞,飛奔的馬。
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詞用作名詞,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詞用作動詞,結霜。
④空穀傳響:空穀,名詞作狀語,在空蕩的山穀裏。

特殊句式
1省略句(三峽)兩岸連山省略定語“三峽”。
2省略句(兩岸)重岩疊嶂省略主語“兩岸”。

原文《三峽》

[南北朝]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闕 通:缺;重岩 一作:重巒)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穀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