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詢的《六國論》,不屬於寫的自由瀟灑或錯綜起邊的類型,而是在行文結構方麵帶有規範性的作品,體現了議論文論證嚴謹的特點。因為頭緒清楚,變化較少,通過提要鉤玄,逐段逐層梳理歸納,很容易搞清楚文章脈絡和主要思想內容,在文章結構上便於學習。
但另一方麵,蘇洵的《六國論》把六國滅亡的原因歸結於“賂秦”,盡管文章在論證上、語氣上給人勢如破竹的感覺,但今天看來顯然失之偏頗。因為從本質上講,六國滅亡是由於不思改革進取,不采取富國強兵之策,從而陷入落後挨打的境地,被曆史所淘汰。當然也有戰略、策略(包括“賂秦”)等方麵的種種具體原因。單從某種視屬看到了某些事實,便以為抓住了事物的全部,這是人類很容易陷入的誤區。
- 參考資料:
- 1、節選自《應用寫作》2006年第5期《事實論證——雄辯與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