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幾共查梨到雪霜》賞析

上片,詠橘的高潔品格和生活地位。“幾共查梨到雪霜,一經題品便生光”,以襯托手法突出橘的傲霜雪的高潔品格。山楂和山梨一到深秋就成熟,根本度不過霜期,而橘子卻能淩霜傲雪,常綠不衰。正因兩者從未“幾共”“到雪霜”,更加突出了橘子的孤傲性格。於是一經人們“題品”,“便生光”彩。屈原的《橘頌》也正是光彩照人之作。自古以來,對橘的是非褒貶從未停息。橘之所以被人稱頌,原於它的淩霜傲雪。橘之所以被人貶責,原於它是生於山間的“木奴”。所以該詞的上片最後一句,蘇軾發出“木奴何處避雌黃”的感歎,也是為橘的俗名“木奴”正名。這一過片問句,為下片進一步詠橘作了鋪墊。

下片,寫橘之品格、價值和地位。“北客有來初未識,南金無價喜新嚐”,以對襯之筆,先寫“北客”對橘初不相識,正是為了襯托如“南金無價”的橘子樂於被人們“新嚐”的價值。於是更進一步贏得人們的滿含滋吮它的滋味,賦寫讚頌它的詩句,其“齒牙香”在人的生活中的地位是流芳曆史的。

全詞,運用了比襯、抑揚、反問、通感等手法,渲染了橘子的耐寒、豐碩、香味。尤其運用“南金”之典和通感心理,反襯出橘子的美質和價值。

參考資料:
1、石聲淮,唐玲玲.東坡樂府編年箋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457
2、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759-760

原文《浣溪沙·幾共查梨到雪霜》

[宋代] 蘇軾

幾共查梨到雪霜,一經題品便生光,木奴何處避雌黃。
北客有來初未識,南金無價喜新嚐,含滋嚼句齒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