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穀

鄭穀(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台編》。

人物生平

鄭穀,字守愚,宜春(今袁州區)人,生於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死於五代十國時的梁太祖開平三年(公元909年),享年61歲。鄭穀的父親鄭史曾考中進士,在柳州當官時,與唐代著名文學家司空圖為同僚。

鄭穀七歲時,司空圖見到他的詩賦習作,曾一時歎為觀止,親切地拍著他的肩背說,好小子,你將來當成為“一代風騷主”啊!從這段情節,再聯係到他晚年回宜春後先築屋於化成岩下,後建草堂於仰山之麓來看,他應該是出生在柳州父親的任所,並在那裏讀書長大;到他晚年回宜春時,老家已經沒有了房子和親人。但深入骨髓的故土情結,卻還是使他在將老之年,選擇了落葉歸根。

主要成就

鄭穀在政治上建功立業的夢想雖然慘遭破滅,但詩歌創作卻成就卓著。《全唐詩》收錄他的詩有325首,鄭穀本人輯錄於詩歌自選集《雲台編》、《宜陽集》中的,共計有1000多首,可惜版本均已失傳。因此,鄭穀和當時的著名詩人許棠、任濤、張擯、李棲遠、張喬、喻坦之、周繇、溫憲、李昌符同被號稱為“芳林十哲”,(又稱“鹹通十哲”)。有人甚至稱鄭穀為晚唐詩壇巨擘。

最後,詩人終於在這種想超脫而又超脫不了的矛盾心境中,走完了悲哀而又卓越的一生。

和李白、杜甫一樣,鄭穀也是政治仕途上的失敗者,然而,仕途上的挫折,偏偏成就了他們的創作,從而也就成就了他們千古流芳的詩名。正所謂“失之東隅,得之桑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古賢哲們的奇麗人生,確實值得人們永世深思。這恐怕也正是鄭穀讀書堂能夠成為千古勝跡的原因之一吧?

作者的詩
上一頁1 / 16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