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曄

範曄(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學家,順陽(今河南淅川南)人。官至左衛將軍,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範曄因為“左遷宣城太守,不得誌,乃刪眾家《後漢書》為一家之作”,開始撰寫《後漢書》,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謀反罪被殺止,寫成了十紀,八十列傳。原計劃作的十誌,未及完成。今本《後漢書》中的八誌三十卷,是南朝梁劉昭從司馬彪的《續漢書》中抽出來補進去的。其中《楊震暮夜卻金》已編入小學教材,《強項令》選入中學教材。

人物生平

早年經曆
範曄出生於士族家庭(順陽範氏家族),曾祖範汪仕東晉,官至安北將軍,撰有《尚書大事》《範東陽方》等,進爵武興縣侯,傳至伯父範弘之;祖父範寧曆任臨淮太守、豫章太守,為東晉經學大家,著有《春秋榖梁傳集解》;父範泰仕晉為中書侍郎,後得劉裕信任,屢被升遷,亦有《古今善言》二十四卷。

範曄雖出名門,但由於是妾生的庶子,地位並不高。據傳範曄為母親入廁時所生,因額頭被磚磕破,遂得小名“磚”。範曄出生後,因伯父無子,就被過繼給範弘之,因而得襲爵位,封武興縣五等侯。

主要成就

《後漢書》記事上起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元年(25年),下訖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囊括東漢一代一百九十六年的曆史。範曄原計劃寫十紀、十誌、八十列傳,十誌,他委托謝儼代撰。謝儼卷入統治階級內部鬥爭,與範曄同以謀反罪名被殺,誌稿與範曄所寫的序例隨之散佚。梁人劉昭注《後漢書》時,因範曄曾稱讚過西晉人司馬彪的《續漢書》,遂取其八誌以補範書之缺。

創作主旨
範曄在獄中,寫了一篇《獄中與諸甥侄書》,自述其編纂《後漢書》的目的是,“欲因事就卷內發論,以正一代得失”,這樣明確地提出寫史為政治服務,可以說是曆史上的第一人。因此,範曄特別重視史論,他采用論讚的形式明文評論史事,把史論作為重心,成為《後漢書》的一個特點。

作者的詩
上一頁1 / 1下一頁